《苏辙诗集》

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
  • 次韵子瞻独觉 - 苏辙 - [宋]

    咄咄书空中有怪,内热搜膏发痈疥。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夜长却对一灯明,上池溢流微有声。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
  •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 苏辙 - [宋]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
  •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 苏辙 - [宋]

    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相看对泉石,怜我在埃尘。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
  •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其三守岁 - 苏辙 - [宋]

    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酾酒劝尔醉,期尔蹔蹉跎。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夸。
  •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 苏辙 - [宋]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南迁无计脱簪组,西归谁为栽松竹。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鸣玉。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 苏辙 - [宋]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雕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传家粗足不愿余,同驾柴车还我里。
  •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 - 苏辙 - [宋]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譍。
  •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 苏辙 - [宋]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建城亦岩邑,灯火高下层。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夜出随众乐,餔糟共腾腾。
  •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 苏辙 - [宋]

    铜鐶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 苏辙 - [宋]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行篇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 苏辙 - [宋]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 苏辙 - [宋]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 东西京二绝 - 苏辙 - [宋]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 东西京二绝 - 苏辙 - [宋]

    犀箸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 苏辙 - [宋]

    乐天梦得老相从,洛下诗流得二雄。自笑索居朋友绝,偶然得句与谁同。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 苏辙 - [宋]

    乐天投老刺抗苏,溪石胎禽载舳舻。我昔不为二千石,四方异物固应无。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 苏辙 - [宋]

    乐天引洛注池塘,画舫飞桥映绿杨。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 苏辙 - [宋]

    乐天种竹自成园,我亦墙阴数百竿。不共伊家斗多少,也能不畏雪霜寒。
  • 范蜀公挽词三首 - 苏辙 - [宋]

    赋传长啸久,书奏鎛钟新。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欲取褒雄比,终非骨鲠臣。
  • 范蜀公挽词三首 - 苏辙 - [宋]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 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苏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