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诗集》

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
  • 再和十首 - 苏辙 - [宋]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 三游洞 - 苏辙 - [宋]

    洞前危迳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 苏辙 - [宋]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 苏辙 - [宋]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甚大。〉主
  •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 苏辙 - [宋]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 苏辙 - [宋]

    羡君眈读书,日夜论今古。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蓬莱倚宵汉,简册充栋宇。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鬓须忽平白,儿女无复乳。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 苏辙 - [宋]

    君不见西都校书宗室叟,东鲁高谈鼓瑟手。偶然同我西掖垣,并立晓班分左右。龙文百斛世无价,〈属二公。〉瓦釜枵然但升斗。诸兄落落不可望,两季幸肯分余光。大孔奋飞自南乡,联翩群雁相追翔,渠家冠盖尤堂堂。
  •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従二首 - 苏辙 - [宋]

    万人齐仗足声匀,翠辇徐行不动尘。夹道欢呼通老稚,従官杂遝数徐陈。旌旗稍放龙蛇卷,旒冕初看日月新。天遣雨师先洒道,农夫不复误占辛。〈农家常以上辛占麦,辛深则麦熟。今年正月八日得辛,而雨不时应,驾未出,一日初得雷雨,麦始有望。〉衣冠双日款蓬莱,帘脱琼钩扇不开。清晓逮惊三殿启,翠华遥自九天来。晨光稍稍侵黄
  •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 苏辙 - [宋]

    温恭天赋此心良,惠爱人知政术长。井水无波任瓶绠,牛刀投隙应宫商。分符出遍各城守,携被归従华省郎。不到汝阴遗恨远,坐令湖水减清光。早岁相従能几时,淮阳花发正游嬉。鸣弓矍相人如堵,席地沧浪柳作帷。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遥闻葬日车千两,渍酒绵中寄一悲。〈辙昔与几道相遇于陈,陈守张圣民相与游従甚密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绝句二首 - 苏辙 - [宋]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睛寒不及阴寒重,搅箧犹存未著貂。
  • 除夕 - 苏辙 - [宋]

    患难思年改,龙锺惜岁徂。关河先坂远,天地小臣孤。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
  •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 苏辙 - [宋]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 苏辙 - [宋]

    风波定後得西归,乌鹊喧呼里巷知。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 苏辙 - [宋]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西行漫遣亲明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 苏辙 - [宋]

    灯笼白葛扇栽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苏辙 - [宋]

    舜井溢流陌上,历山近在城头。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苏辙 - [宋]

    野步西湖绿缛,晴登北渚烟绵。蒲莲自可供腹,鱼蟹何尝要钱。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苏辙 - [宋]

    饮酒方桥夜月,钓鱼画舫秋风。冉冉荷香不断,悠悠水面无穷。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苏辙 - [宋]

    终岁常亲鞭扑,此生知负诗书。欲寻旧学无处,时有故人起予。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苏辙 - [宋]

    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闻道禅心寂寞,未废诗人苦吟。
  • 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苏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