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集》

中共收录了1211首诗词:
  • 题武夷五首 - 白玉蟾 - [宋]

    不见虹桥接幔亭,空余水绿与山青。客来剔出些奇胜,五曲溪头大隐屏。
  • 题武夷五首 - 白玉蟾 - [宋]

    龙骧仙掌岩头水,鹤唳幔亭峰上云。但得明窗尘一匕,跃身去谒武夷君。
  • 题武夷五首 - 白玉蟾 - [宋]

    芳草暗分流水绿,老松刚借远山青。独拈铁笛溪头立,吹与洞中仙子听。
  • 题武夷五首 - 白玉蟾 - [宋]

    显道真人去不回,幔亭不见旧楼台。曾孙倚着寒松立,日落风悲猿自哀。
  • 题武夷五首 - 白玉蟾 - [宋]

    山耸千层青翡翠,溪流万顷碧琉璃。游人来此醉归去,几个亲曾到武夷。
  • 即事君子堂五首 - 白玉蟾 - [宋]

    墙头榴火正烧空,风削苍云作数峰。避叶荷花如避暑,病香愁态若为容。
  • 即事君子堂五首 - 白玉蟾 - [宋]

    南薰唤起莲花悟,西照催归燕子忙。自洗霜刀来切藕,传君嚼玉嚥冰方。
  • 即事君子堂五首 - 白玉蟾 - [宋]

    招风竹下凉生扇,弄水荷边香满衫。自拾落花揩面汗,唤将红白酒相搀。
  • 即事君子堂五首 - 白玉蟾 - [宋]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庭雀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又飞回。
  • 即事君子堂五首 - 白玉蟾 - [宋]

    自点雌黄改自诗,苧衣不著著蕉衣。前山何故枯松上,半月巢空鹤不归。
  • 明妃曲 - 白玉蟾 - [宋]

    行行莫敢悲,一死复千怨。脱身歌舞中,姊姒不足恋。蛮帐紫茸毡,虽卑固不贱。昔在后宫时,几见君王面。君王有凤偶,不数芹边燕。傥曾赐御览,岂为画所幻。粉黛相嵚巘,亦惧人彘变。但念辞乡国,远适堪慨叹。此时汉无策,聊塞呼韩愿。非无霍嫖姚,两国虑涂炭。欲宽公卿忧,只影非所羡。敬将金缯行,不觉泪珠溅。请行安得辞,
  • 少年行 - 白玉蟾 - [宋]

    寸心铁石壮,一面冰霜寒。落叶鬼神哭,出言风雨翻。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乾。怒立大鹏背,醉冲九虎关。飘然乘云气,俯首视世寰。散发抱素月,天人咸仰观。
  • 病起 - 白玉蟾 - [宋]

    我爱山水清,淘洗诗中俗。朅来山水间,白昼卧茅屋。天公知此癖,复还我以病。病中翫山水,诗句觉愈胜。我欲抱病吟,生怕病忽愈。锢口莫汤药,静对山水语。君看病中句,不特苦且清。长如酒后时,雄吟畏酒醒。行带琼台云,随风下山去。回首山上菴,记在猿啼处。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秋色何凄凄,奈此可怜宵。银河望不极,万籁凉萧萧。云花远缥缈,月影寒寂寥。一雁蹲沧洲,群萤飞断桥。仰盼苍松枝,黯然不自聊。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长天滑如纸,皓月寒如水。今人成古人,人生复能几。顾此清凉夜,此情不自已。聊以写怀抱,黯黯泣神鬼。所泣复何言,已矣复已矣。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仰观银河月,千林散寒光。佳人今何之,远在天一方。秋声酸我鼻,秋色断我肠。夜深倚西风,清泪如雨滂。世有千里马,可怜无王良。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清露袭衣裳,凉风逼毛发。泪雨忽复晴,愁云悄自灭。顾影青松下,此意在绛阙。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衷情凭谁诉,空山草木长。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月华明如许,秋色清可掬。小立西湖道,瀰漫芰荷绿。人生真是梦,造物不可覆。英雄受凄凉,娇騃饱粱肉。湖山却是知,对人长青目。
  • 秋宵辞 - 白玉蟾 - [宋]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 白玉蟾
  •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白玉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