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集》

中共收录了1211首诗词:
  • 春兴七首 - 白玉蟾 - [宋]

    娇烟嫩霭弄晴晖,谁见诗人太息时。风主庭前花寿夭,水占溪上柳安危。
  • 琵琶行 - 白玉蟾 - [宋]

    长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断鱼龙舞。芦花荻花愁暮云,天风吹我客湓浦。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琵琶亭上秦天远,琵琶亭下楚江横。呜呼我祖唐少传,兜率天中已归去。客来倚棹问渔翁,香山居士今何处。冰魂雪魄挽不回,涛山浪屋空崔嵬。樯乌惊起水鸥睡,绕船明月夜徘徊。谪官江左秋风惨,江上黄昏月黯黯。那堪送客闻琵
  •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 白玉蟾 - [宋]

    去年五月扣松关,方与先生一解颜。今我杖藜寻旧隐,闻君琴剑蜕空山。交朋满眼今无几,羁旅伤心为一潸。自叹洞前东去水,不若逝者若为还。
  • 行春辞九首 - 白玉蟾 - [宋]

    春来春去不知时,只有诗人冷眼窥。夜雨揩磨好山色,晓风抬举旧花枝。
  • 行春辞九首 - 白玉蟾 - [宋]

    宝马香车政踏青,岂知已自过清明。燕雏告诉花都落,鸠妇丁宁雨速晴。
  • 快活歌二首 - 白玉蟾 - [宋]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时都掉脱。撒手浩歌归去来,生姜胡椒果是辣。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时放颠或放劣。自家身里有夫妻,说向时人须笑杀。向时快活小快活,无影树子和根拔。男儿端的会怀胎,子母同形活泼泼。快活快活真快活,虚空粉碎秋毫末。轮回生死几千生,这回大死方今活。旧时窠臼泼生涯,于今净尽都掉脱。元来爹爹只是
  • 快活歌二首 - 白玉蟾 - [宋]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
  • 秋夜 - 白玉蟾 - [宋]

    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隔水人家似画图,鬓边香露缀成珠。日高丈五云犹宿,乌鹊已归三哺雏。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柳色花光映晓云,半窗红日已东升。行人隔水自相语,无数莺啼闻不曾。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蜂蝶如知春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非云为侣更无人,独倚雕墙诗思冥。日色淡红烟色紫,山光浓绿水光青。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雨余花点满红桥,柳雪粘泥夜不消。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又如遥。
  • 晓巡北圃七绝 - 白玉蟾 - [宋]

    游人脚踏杏花泥,花片吹风点绮衣。为复残春催杜宇,是他杜宇唤春归。
  •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 - 白玉蟾 - [宋]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传希夷。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肤绰约光离离。结缯自覆有余乐,晔晔紫芝堪疗饥。跳入壶中人莫见,朝游五岳暮瑶池。有时混世来尘境,短发鬅鬙满面垂。顷刻龙蛇生笔下,为将高兴寄新诗。我疑虚静乐山水,来归旧隐挂冠緌。愿策浮云飞碧落,致身绛阙长相随。
  •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 - 白玉蟾 - [宋]

    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击石轰雷惊四座,宝卷拈出安群情。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布衲蹁跹贱罗绮,银钩婉娩鬼神惊。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莱顶上行。
  • 诗一首 - 白玉蟾 - [宋]

    月冷松寒露满襟,天容绀碧鹤声沉。夜深独把阑干拍,只有长江识此心。
  • 公无渡河·君不见猿啼苍梧烟 - 白玉蟾 - [宋]

    君不见猿啼苍梧烟,风捲潇湘水。双蛾无处挽重瞳,粉篁点点凝春泪。又不见鹤饮瑶池月,露泣龟台花。百官极目望八骏,青鸟寥寥空暮霞。呜呼,不自爱惜甘蹈死,亦不闻乎千金子。公无渡河要渡河,公要渡河争奈何。
  • 初夏 - 白玉蟾 - [宋]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兴多。蚕簇趁晴方摘茧,麦场经润欲生蛾。
  • 白玉蟾
  •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白玉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