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集》

中共收录了1211首诗词:
  • 午顿 - 白玉蟾 - [宋]

    笋方合爪蕨擎拳,好与同参诗里禅。居士闻韶今已久,炉峰为我晓生烟。
  • 悟空寺 - 白玉蟾 - [宋]

    迷则僧只悟刹那,遍将此事勘禅和。春深未解桃花旨,日永其如燕语何。晓殿冷凝山色重,夜楼阔占月华多。西来祖意凭谁委,只有门前窣堵波。
  • 蟋蟀二首 - 白玉蟾 - [宋]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 蟋蟀二首 - 白玉蟾 - [宋]

    秋暮何聊饮不多,素空皓月舞傞傞。也知落叶风前拍,似应寒蛩砌下歌。
  • 习剑 - 白玉蟾 - [宋]

    剑法年来久不传,年来剑侠亦无闻。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
  • 虚靖先生像赞 - 白玉蟾 - [宋]

    七返还丹阿谁无,先生归去谁识渠。时人要见真虚靖,北斗西边一点如。
  • 薛直岁喜神赞 - 白玉蟾 - [宋]

    和风满面紫芝春,双脸常如酒半醺。法籙把除符券柄,宗门立尽栋染勋。风冠夜戴琼林月,鹤氅朝披玉洞云。自是神仙真气象,多生曾是薛真君。
  • 演教堂 - 白玉蟾 - [宋]

    洞霄大涤扈神京,玉佩金璫会百灵。天柱一尖凌碧落,云关九锁叠苍屏。前峰后峰烟漠漠,东洞西洞风泠泠。见说坡仙诗墨在,约君同坐翠蛟亭。
  • 姚魏堂 - 白玉蟾 - [宋]

    青帝收成功,乃王木芙蓉。姚魏久燮理,功成盍受封。向已魁梅花,此当相芍药。桃李寂不言,蜂蝶寒无托。
  • 夜阑 - 白玉蟾 - [宋]

    试问今宵月,今夕何爽约。遂令山中人,倚户守寂寞。上界足官府,天门有关钥。云锁乌鹊桥,风把凤凰阁。蟾吞不夜天,兔捣生长药。否则广寒君,尚或事梳掠。如何二鼓去,桂影更不作。幽人惟太息,远趣在碧落。伊本不窈窕,我非业谐谑。如此良夜何,不饮何时乐。悠然举大白,清啸散万壑。那有扬州鹤,那有扬州鹤。
  • 夜漫漫 - 白玉蟾 - [宋]

    雷声初散天成霁,雨改青山颜色翠。清猿啸夜月濛胧,木客暗吟悽怆意。麻姑峰头一缕云,苒苒如绵飘羽袂。良宵展转不成眠,天外青鸾何未至。碧空冷露落无声。谁见幽人挥玉涕。情绪纷纶天籁起,起读璚书言语秘。晓雾护寒山狗吠,红日松窗金缕细。
  • 一览亭 - 白玉蟾 - [宋]

    千山万山从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郁密。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疎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满城车马走红
  • 忆西湖 - 白玉蟾 - [宋]

    银月窥人夜漏沉,断蒲疎柳忽关心。西风为报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
  • 挹爽 - 白玉蟾 - [宋]

    高人今居笔架山,苍烟冥濛常风寒。西壁千岩青未了,万顷岚光薄清晓。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
  • 与赵寺丞 - 白玉蟾 - [宋]

    汞铅不在身中取,龙虎当於意外求。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 玉壶昨起 - 白玉蟾 - [宋]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月色似催人起早,泉声不放客眠安。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开眼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烧丹。
  • 寓息庵送春 - 白玉蟾 - [宋]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太白十杯人酕(左舟右定),碧桃洞口日衔西。
  • 远景 - 白玉蟾 - [宋]

    岸树冥茫外,人家点画中。断烟分紫翠,残照抹青红。
  • 月庭 - 白玉蟾 - [宋]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
  • 云霄菴会宿 - 白玉蟾 - [宋]

    春自如情暖,夜何如话长。酒醨成水淡,诗妙夺花香。月出星转闹,云行山似忙。起来携素手,拥被视农秧。
  • 白玉蟾
  •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白玉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