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集》

中共收录了1211首诗词:
  • 题平江府灵岩寺 - 白玉蟾 - [宋]

    万松挟岭壮招提,上有琴台与墨池。佛殿尚存今智积,姓宫曾馆古西馆。太湖远水如奁镜,木渎平田似局棋。策杖访回无际塔,日晡聊看草书碑。
  • 题清胜轩壁 - 白玉蟾 - [宋]

    奇花两朵香一炉,片心无事便清虚。壁头有琴床有剑,浩歌梵曲声虚徐。物外志趣本不俗,山轩清胜万事足。自劝之酒三两杯,无争之棋三两局。
  • 题三清殿后壁 - 白玉蟾 - [宋]

    些儿顽石些儿水,画工撑眸几睥睨。忽然心孔开一竅,呼吸掇来归幅纸。白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大槐宫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里。老松今已几年
  • 题诸葛桂隐书堂 - 白玉蟾 - [宋]

    豪侠相逢好弟兄,竹篱茆舍聚双星。青松影里诗鸿雁,白石岩前酒鹡鴒。笔下驱回千铁骑,胸中包得几沧溟。令人忆著张华剑,三百年来无血腥。
  • 晚春遣兴二绝 - 白玉蟾 - [宋]

    不但风饕雨更尤,落英满地诉春愁。诗人分韵留春处,一句韩诗七个阄。
  • 晚春遣兴二绝 - 白玉蟾 - [宋]

    临临春去却成晴,花落无声片片轻。一句杜鹃香国泪,半帘皓月故人情。
  • 梧窗二首 - 白玉蟾 - [宋]

    夜半山风响翠梧,一窗皓月翠琴书。试将笔架山头屋,问有清幽似此罪。
  • 梧窗二首 - 白玉蟾 - [宋]

    世事如尘扫又生,梧窗终日坐冥冥。有时饮罢却行乐,立看风吹阁上铃。
  • 午饭罗汉寺 - 白玉蟾 - [宋]

    林间一径似惊蛇,中有禅关隐紫霞。烟锁苍松遮寺额,风摇翠竹撼檐牙。客来寂寞盘香穗,饭罢从容瀹茗花。到此徘徊归去晚,夕阳挂树一声鸦。
  •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 白玉蟾 - [宋]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有晋勾漏侯,炼丹极地肺。岂曰其云仍,容或有肖似。阿亾昔吞月,诞日非指李。少长异强袌,世家得源委。谁言空桑生,乃嗣白仲理。少传仕唐朝,香山号居士。不曾受衣盂,漫自访根柢。长是娱林泉,靡复閧都鄙。光景长如丝,
  • 戏联回文体 - 白玉蟾 - [宋]

    水连天渺渺,山映月亭亭。尾櫂依凫渚,头船过蓼汀。鬼神号暝壑,烟雾霭疎棂。美醖浮觞玉,轻衣拂剑星。
  • 月岩 - 白玉蟾 - [宋]

    素娥飞下碧霄间,别馆嵌空万仞寒。不是高悬青玉玦,直疑斜捧烂银盘。云根朴朔兔相似,灌木参差桂一般。说与长风休送上,千秋留与往来看。
  • 赠潘高士二首 - 白玉蟾 - [宋]

    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常使居士釜,莫令铅汞分。子母既相感,炎候常温温。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
  • 赠潘高士二首 - 白玉蟾 - [宋]

    龙虎战百六,乌兔交七九。坎离真寅申,艮巽司卯酉。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 白玉蟾 - [宋]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背剑嗟鏽铗,腰瓢独金丹。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 白玉蟾 - [宋]

    得君四律诗,保啻百木难。我老非田光,何以酬燕丹。俯挹流泉漱,仰把青天看。绛阙遥相期,莫待琼花残。
  •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 白玉蟾 - [宋]

    无愁是云愁,无羞是雪羞。我非云与雪,何以白我头。日出雪自消,雨晴云亦休。盛年轻弃掷,不及且娱游。
  •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 白玉蟾 - [宋]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 舟中晚眺二首 - 白玉蟾 - [宋]

    小立船仓揭起篷,晚来帆福饱西风。望他鸿雁一双去,过了峰峦千万重。
  • 舟中晚眺二首 - 白玉蟾 - [宋]

    不成无语立江滨,事事堪吟句句新。白鹭前身真钓叟,青山今日是诗人。
  • 白玉蟾
  •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白玉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