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集》

中共收录了1211首诗词:
  •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 - 白玉蟾 - [宋]

    凭暖朱栏醉已酥,楼前眼缬望中疎。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荒花秋满湖。
  • 峡山寺 - 白玉蟾 - [宋]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 峡中见芙蓉 - 白玉蟾 - [宋]

    峡畔寻常有虎踪,峡中闻说有蛟龙。心知峭壁生如剑,目送清波去似弓。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西风为我吹残酒,最喜千峰翠色浓。
  • 相思 - 白玉蟾 - [宋]

    萧瑟兮枫林,呜咽兮岩泉。於此明月夜,拨动相思弦。音容尚如昨,恩爱空自怜。天风吹广寒,夜露飘飞仙。夫岂不垂念,孤凤谁与眠。人生亦客寄,胡不俱死遄。使我向阑干,泪雨如涓涓。
  • - 白玉蟾 - [宋]

    踏折海棠花一枝,一枝花露湿金衣。捎将粉蝶直飞去,却在绿杨深处啼。
  • 游山 - 白玉蟾 - [宋]

    庐山山下倒芳樽,八九人家烟水村。千尺云崖春上藓,几重月树夜啼猿。人骑黄鹤去不返,草没丹炉今尚存。携子高歌醉归去,一溪寒碧绕山根。
  • 舟行适兴 - 白玉蟾 - [宋]

    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暮霭催诗归彩笔,秋光入酒透冰壶。篙头点水月破碎,云脚行天星有无。岸柳江枫共招手,西风吹我出贲隅。
  •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 白玉蟾 - [宋]

    柳絮多头绪,桃花好面皮。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泥。
  •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 白玉蟾 - [宋]

    顶戴弥陀呈丑拙,手持杨柳惹尘埃。纵饶入得三摩地,当甚街头破草鞋。
  •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 白玉蟾 - [宋]

    花红柳绿菩提相,燕语莺啼般若宗。更去补陀山上觅,云涛烟浪捲天风。
  • 泊头圆照堂 - 白玉蟾 - [宋]

    脱白来求法,披缁去出家。此心如水月,结屋老烟霞。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寄言刘铁磨,自识赵州茶。
  • 卜居 - 白玉蟾 - [宋]

    路似羊肠绕,溪如燕尾分。青山相领略,许我一丘云。
  • 草庐 - 白玉蟾 - [宋]

    刘禅材非天下君,出师一表费殷勤。卧龙梦破隆中月,列雁轰开蜀口云。甫得江心成八阵,奈何天意要三分。木牛流马今何用,赖有玄仍继策勋。
  • 春日词 - 白玉蟾 - [宋]

    春日何迟迟,东风吹紫微。子规愁句句,杨柳恨丝丝。上帝无消息,仙飚杳去期。水长更天远,跬步成相思。
  • 春日即事 - 白玉蟾 - [宋]

    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千红暗剪裁。微雨绩天烟织雪,寒风簸水月筛梅。寿鸠索妇花前笑,鳏燕呼雏柳外哀。春色无边茶未荚,社前犹欠一声雷。
  • 次李侍郎见赠韵 - 白玉蟾 - [宋]

    家居琼馆海山隅,腹内包藏三教书。明月清风为活计,蓬头跣足走寰区。玉炉丹熟斟琼醑,金阙朝回唱步虚。要识我侬真面目,广寒宫里看蟾蜍。
  • 次水帘洞韵 - 白玉蟾 - [宋]

    天上真珠真下垂,更无钩箔惹尘埃。青鸾白鹤从教入,紫诏黄封不用来。夜月只为苏邝照,晚风端与葛黄开。纵饶展挂长千尺,莫掩罗浮紫翠堆。
  •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二首 - 白玉蟾 - [宋]

    凿冰添砚水,燃干发梅花。踏破霜苔迳,烧红雪树槎。闭门风愈怒,送客日将斜。寒甚酒无力,闲多道有芽。楮衾眠不暖,苇壁破难遮。他日瑶台上,流传仙子家。
  •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二首 - 白玉蟾 - [宋]

    风箭射壁缝,寒稜入被单。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窗外竹敲竹,坛前旛动旛。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暗香何处梅,彻夜相檀栾。
  • 泛舟黄桥归庐山 - 白玉蟾 - [宋]

    清风为我送归船,数粒青松起薄烟。帆影惊飞秋水雁,橹声搅断夕阳蝉。几人家在溪头岸,一片云生水底天。满眼良朋无好酒,此心已挂九江边。
  • 白玉蟾
  •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白玉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