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题苏武忠节图 - 文天祥 - [宋]

    忽报忠图纪岁华,东风吹泪落天涯。苏卿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烈士丧元心不易,达人知命事何嗟。生平爱览忠臣传,不为吾身亦陷车。
  • 题苏武忠节图 - 文天祥 - [宋]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 题苏武忠节图 - 文天祥 - [宋]

    漠漠愁云海戌迷,十年何事望京师。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成未死时。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 偶成 - 文天祥 - [宋]

    昨朝门前地寸裂,今朝床下泥尺深。人生世间一蒲柳,岂堪日炙复雨淋。起来高歌离骚赋,睡去细和梁父吟。已矣已矣尚何道,犹有天地知吾心。
  • 所怀 - 文天祥 - [宋]

    英英香蕙莹朝华,收拾东风作一家。燕语莺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
  • 所怀 - 文天祥 - [宋]

    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频。良马比君子,清风来故人。相看千里月,空负一年春。便有桃源路,吾当少避秦。
  • 所怀 - 文天祥 - [宋]

    万里青山两鬓华,老臣无国又无家。乾坤局促笼中鸟,风雪飘零粪上花。岁晚江空人已逝,天寒日短路何赊。书生不作网常计,闻是东门已种瓜。
  • 所怀 - 文天祥 - [宋]

    予自皋亭山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误。闻故人刘小村、陈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只把初心看,休将近事论。誓为天出力,疑有鬼迷魂。明月夜推枕,春风昼闭门。故人万山外,俯仰向谁言。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山川莫道非吾土,一见衣冠是故乡。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聚观夹道卷红楼,夺得南朝一状头。将谓燕人骑屋看,而今马首向真州。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卖却私盐一舸回,天教壮士果安排。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独他皇夜走淮。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便把长江作界河,负舟半夜泝烟波。明朝方觉田文去,追骑如云可柰何。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我作朱金沙上游,诸君冠盖渡瓜洲。淮云一片不相隔,南北死生分路头。
  • 真州杂赋 - 文天祥 - [宋]

    公卿北去共低眉,世事兴亡付不知。不是谋归全赵璧,东南那个是男儿。
  • 送行中斋三首 - 文天祥 - [宋]

    秋风晚正烈,客衣早知寒。把衣不能别,更尽此日欢。出门一万里,风沙浩漫漫。岂无儿女情,为君思汍澜。百年有时尽,千载无馀观。明明君臣义,公独为其难。愿持丹一寸,写入青琅玕。会有抚卷人,孤灯起长叹。
  • 送行中斋三首 - 文天祥 - [宋]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毫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
  • 送行中斋三首 - 文天祥 - [宋]

    嗟予抱区区,畴昔同里闬。过从三十年,知心不知面。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变。惸惸蹈海馀,踽踽南冠殿。剧谈泥涂际,握手鞍马倦。依依斯文意,苦恨十年晚。鲁仲偶不逢,随世本非愿。灵胥目未抉,端欲诣所见。及兹万里别,一夕肠百转。余生谅须臾,孤感横九县。庶几太尉事,万一中丞传。
  • 七夕 - 文天祥 - [宋]

    大地风尘恶,长天岁月奔。忧来浑是感,梦破与谁言。缑鹤空回首,河牛暗断魂。吾今拙又拙,无复问天孙。
  • 立春 - 文天祥 - [宋]

    无限斜阳故国愁,朔风吹马上幽州。天翻地覆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烈士丧元端不惜,达人知命复何忧。只应四十三年死,两度无端见土牛。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