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赠南安黄梅峰 - 文天祥 - [宋]

    清浅风流圣得知,黄昏归鹤月来时。岭头更有高寒处,却是江南第一枝。
  • 赠彭神机 - 文天祥 - [宋]

    挽强二石徒碌碌,学到穿杨精艺熟。百发百中无虚弦,百中一趺前功辱。彭君绝识透黄间,不师逢羿师珞琭。天度三百六十强,一算不容失正鹄。吾闻天机难语人,往来了了拈众镞。君姑藏用凝于神,矢口莫轻谈祸福。
  • 赠舒片云 - 文天祥 - [宋]

    麻源谪仙人,嘘呵成阴阳。向来怀袖间,冉冉天孙裳。一夕大雷电,六丁下取将。仙人乘风来帝乡,又从肤寸起飞扬。仙术亦如此,天机神翕张。有时行浑天,周游十三万里强。往来仙驭不可韁,正恐问命人,望气蓬莱隔渺茫。
  • 赵大监时赏第一百一十九 - 文天祥 - [宋]

    豪杰贵勋业,宗支神翘后。平生白羽扇,欝结回我首。
  • 自汶阳至郓 - 文天祥 - [宋]

    渺渺中原道,劳生叹百非。风雨吹打人,泥泞飞上衣。目力去天短,心事与时违。夫子昔相鲁,侵疆自齐归。
  • 宗族第一百四十 - 文天祥 - [宋]

    西江接锦城,山阴一茅宇。宗族忍相遗,乾坤此深阻。
  • 保涿州三诗·楼桑 - 文天祥 - [宋]

    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玄德已千年,青烟绕故宅。道傍为挥泪,徘徊秋风客。天下卧龙人,多少空抱膝。
  • 胡笳曲·八拍 - 文天祥 - [宋]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 胡笳曲·九拍 - 文天祥 - [宋]

    午夜漏声催晓箭,寒尽春生洛阳殿。汉主山河锦绣中,可惜春光不相见。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我已无家寻弟妹,此身那得更无家。南极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华。
  • 胡笳曲·七拍 - 文天祥 - [宋]

    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孤城此日肠堪断,如何不饮令人哀。一去紫台连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 胡笳曲·三拍 - 文天祥 - [宋]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蝟。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 胡笳曲·十拍 - 文天祥 - [宋]

    今年腊月冻全消,天涯涕泪一身遥。诸将亦自军中至,行人弓箭各在腰。白马嚼啮黄金勒,三尺角弓两斛力。胡雁翅湿高飞难,一箭正坠双飞翼。
  • 胡笳曲·十三拍 - 文天祥 - [宋]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 胡笳曲·十四拍 - 文天祥 - [宋]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十年蹴踘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
  • 脱京口·定变难 - 文天祥 - [宋]

    老兵中变意差池,仓卒呼来朽索危。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后悔何追。
  • 脱京口·定计难 - 文天祥 - [宋]

    南北人人苦泣岐,壮心万折誓东归。若非斫案判生死,夜半何人敢突围。
  • 苍然亭 - 文天祥 - [宋]

    风打船头击夕阳,亭前老子旧胡床。青牛过去关山动,白鹤归来城郭荒。忠节风流落尘土,英雄遗恨满沧浪。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
  • 翠玉楼观雪 - 文天祥 - [宋]

    矫矫临清泚,蒙蒙认翠微。绨春生客袖,铁冷上戎衣。柳眼惊何老,梅花觉半肥。新来有公事,白战破重围。
  • 邓礼部第一百三十七 - 文天祥 - [宋]

    南宫吾故人,才名三十年。江城秋日落,此别意苍然。
  • 弟第一百五十三 - 文天祥 - [宋]

    沙晚鹡鴒寒,风吹紫荆树。忍泪独含情,江湖春欲暮。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