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南剑州督第六十四 - 文天祥 - [宋]

    剑外春天远,江阁邻石面。幕府盛才贤,意气今谁见。
  • 去镇江第五十八 - 文天祥 - [宋]

    京口流江航,穷途仗神道。萧条向水陆,云雨白浩浩。
  • 山中泛舟觞客 - 文天祥 - [宋]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 山中谩成柬刘方斋 - 文天祥 - [宋]

    东风解冻出行嬉,一哄烟尘隔翠微。自有溪山真乐地,从来富贵是危机。二三辈行惟须醉,多少公卿未得归。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 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 - 文天祥 - [宋]

    元丰五年正月日,洛中耆英佳话出。当时韩公七十九,欢噱赓酬老吟笔。伟然冠剑照孔鸾,鲐背鸠杖蒲轮安。韩公而下文宽夫,相高以寿不以官。洛尘已随流水急,云仍相逢松下石。顾我行辈真我来,兼谟故事强安排。约对青山共长久,醉歌要赛滁州守。愿随后社著深衣,阑风伏雨从是非。便令携樽西墅去,山花山鸟为歌舞。招招瑶母来庭
  • 十二月二十日作 - 文天祥 - [宋]

    家国衰千古,星霜忽一周。黄沙漫故道,白骨委荒丘。许远死何晚,李陵生自羞。南来冠不改,吾且任吾囚。
  • 世事 - 文天祥 - [宋]

    世事孤鸿外,人生落日西。棋淫诗兴薄,书倦梦魂迷。汩汩驰还坐,悠悠笑即啼。一真吾自得,开眼总筌蹄。
  • 寿朱约山八十三岁 - 文天祥 - [宋]

    八十馀翁雪满颠,深衣大带耳垂肩。磻溪回首今三载,绛县论心又十年。归去来兮真富贵,美哉寿也活神仙。门前燕雀纷如雨,愧我白云深处眠。
  • 鼠第一百四十二 - 文天祥 - [宋]

    萱草秋已死,岁暮有严霜。落日渭阳明,涕泪溅我裳。
  • 铁错 - 文天祥 - [宋]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 得船难 - 文天祥 - [宋]

    经营十日苦无舟,惨惨椎心泪血流。渔父疑为神物遣,相逢扬子大江头。
  • 挽高邮守晏桂山 - 文天祥 - [宋]

    淮南已仙去,桂树郁青青。五马贤声望,三丞旧典刑。邦人多感叹,诸老半凋零。何日持鸡酒,伤心请葬铭。
  • 挽湖守吴西林 - 文天祥 - [宋]

    凛凛千军笔,堂堂一面威。荆流春浪涌,峡树莫云飞。素壁琴犹在,中桥鹤不归。剑亭遗迹古,丰石照山辉。
  • 挽湖守吴西林 - 文天祥 - [宋]

    倾盖岁年晚,相知江海深。春天思北树,夜雨话西林。五岭生前梦,中原地下心。英雄凋落尽,慷慨一沾襟。
  • 万安县 - 文天祥 - [宋]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 祥兴第三十九 - 文天祥 - [宋]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 萧从事焘夫第一百二十三 - 文天祥 - [宋]

    洒翰银钩连,翩跹山颠鹤。惨淡斗龙蛇,及兹叹冥漠。
  • 小清口 - 文天祥 - [宋]

    乍见惊胡妇,相嗟遇楚兵。北来鸿雁密,南去骆驼轻。芳草中原路,斜阳故国情。明朝五十里,错做武陵行。
  • 扬州城下赋 - 文天祥 - [宋]

    暗云霜雾暗扶桑,半壁东南尽雪霜。壮气不随天地变,笑骑飞鹤入维扬。
  • 扬州地分官 - 文天祥 - [宋]

    五骑驰来号徼巡,咆哮按剑一何嗔。金钱买命方无语,何必豺狼骂北人。便当缟素驾戎车,畏贼何当畏虎如。看取摘星楼咫尺,可怜城下哭包胥。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