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 - 文天祥 - [宋]

    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屩行。闻师此妙廖,蘧庐复何情。
  •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 文天祥 - [宋]

    江海日凄凉,贤圣尽萧索。西河共风味,顾步涕横落。
  • 赠黄生银河数 - 文天祥 - [宋]

    乘槎人从天上来,天上知有君平术。黄生能谈君平书,不知曾认支机石。
  • 赠刘忠朴 - 文天祥 - [宋]

    楹何为折剑何借,须肯为佛粪肯尝。马公布衾王公饭,石家锦障丁家香。忠邪佞邪两无定,一雕一璞异其性。忠朴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岂关命。五九六馀能善恶,铁算不是并州错。便从忠朴问如今,忠果谁忠朴谁朴。
  •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 文天祥 - [宋]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 镇江之战第十八 - 文天祥 - [宋]

    海胡舶千艘,肉食三十万。江平不肯流,到今有遗恨。
  • 至真州第五十九 - 文天祥 - [宋]

    万里长江边,去国同目粲。青山意不尽,皇天照嗟叹。
  • 驻潮阳第七十二 - 文天祥 - [宋]

    寒城朝烟淡,江沫拥春沙。群盗乱豺虎,回首白日斜。
  • 自述二首 - 文天祥 - [宋]

    当年嚼血渍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试把睢阳双庙看。只今事业愧蹉跎。
  • 自述二首 - 文天祥 - [宋]

    江南啼血送残春,漂泊风沙万里身。汉末固应多死士,周馀乃止一遗民。乍看须少疑非我,只要心存尚是人。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
  • 自叹三首 - 文天祥 - [宋]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无。鹤发俄然在,鸾飞久已殂。二儿化成土,六女掠为奴。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 自叹三首 - 文天祥 - [宋]

    北辙更寒暑,南冠几晦冥。家山时入梦,妻子亦关情。惆怅心如失,崎岖命复轻。遭时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 自叹三首 - 文天祥 - [宋]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 送张宗甫兄弟楚观登舟赴湖北试 - 文天祥 - [宋]

    金螺晓气照人寒,手把天浆领佩环。夜有送鱼来赤壁,秋风吹雁发衡山。东南折处旗花见,牛女光中槎影还。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
  • 八狱第一百二 - 文天祥 - [宋]

    劳生共乾坤,何时有终极。灯影照无睡,今夕复何夕。
  • 白髭行 - 文天祥 - [宋]

    忆昔守宣时,白上一根发。去之四五年,一化为七八。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黄。众黄忽一白,惊见如陵阳。白发已为常,白髭何足怪。岁月不可歇。雪霜日长大。世人竞染淄,厌之固足嗤。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少老如春秋,造物以为俦。吾方乐吾天,乐天故不忧。
  • 北行第九十三 - 文天祥 - [宋]

    平野入青徐,桑柘叶如雨。信美无与适,沉思情延伫。
  • 长子第一百四十九 - 文天祥 - [宋]

    大儿聪明到,青岁已摧颓。回风吹独树,吾宁舍一哀。
  • 池州 - 文天祥 - [宋]

    五老湖光远,九华山色昏。南冠前进士,北部故将军。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匆匆十年梦,故国黯销魂。
  • 出广州第一宿 - 文天祥 - [宋]

    越王台下路,搔首叹萍踪。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风。鼓声残雨后,塔影暮林中。一样连营火,山同河不同。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