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吕武第一百一十三 - 文天祥 - [宋]

    疾恶怀刚肠,世人皆欲杀。魂魄犹正直,回首肝肺热。
  • 幕客载酒舟中即席序别 - 文天祥 - [宋]

    故人满江海,游子下潇湘。梦载月千里,意行云一方。橹声人语小,岸影客心长。总是浮萍迹,飞花莫近樯。
  • 七月二日大雨歌 - 文天祥 - [宋]

    燕山五六月,气候苦不常。积阴绵五旬,畏景淡无光。天漏比西极,地湿等南方。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七月二日夜,天工为谁忙。浮云黑如墨,飘风怒如狂。滂沱至夜半,天地为低昂。势如蛟龙出,平陆俄怀襄。初疑倒巫峡,又似翻萧湘。千门各已闭,仰视天茫茫。但闻屋侧声,人力无支当。嗟哉此圜土,占胜非高冈。赭衣无容足,
  • 妻第一百四十三 - 文天祥 - [宋]

    结发为妻子,仓皇避乱兵。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
  • 上巳 - 文天祥 - [宋]

    昔自长淮树去帆,今从燕蓟眺东南。泥沙一命九分九,风雨六年三月三。地下故人那可作,天涯游子竟何堪。便从饿死伤迟暮,面对西山已发惭。
  • 寿朱约山八十韵 - 文天祥 - [宋]

    翠袖琼楼八十翁,平安晓宇看孤鸿。五湖图里添彭祖,南极光中约祝融。日日青山醉春色,年年黄菊饱西风。鹰扬但愿无施处,臣老婆娑一钓蓬。
  • 送卓大著知漳州 - 文天祥 - [宋]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厌作承明直,出为漳逋游。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 苏刘义第四十三 - 文天祥 - [宋]

    骅骝事天子,龙怒拔老湫。鼓枻视青旻,烈风无时休。
  • 叹世道第一百九十二 - 文天祥 - [宋]

    古来遭丧乱,丈夫多英雄。悠悠委薄俗,岂非吾道东。
  • 天下赵 - 文天祥 - [宋]

    皇王著姓复炎图,此是中兴受命符。独向迎鸾呈瑞字,为言艺祖有灵无。
  • 咸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槠洲里笔畋方谏自长沙来 - 文天祥 - [宋]

    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 相陈宜中第十六 - 文天祥 - [宋]

    苍生起谢安,翠华拥吴岳。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
  • 祥兴第三十六 - 文天祥 - [宋]

    六龙忽蹉跎,川广不可泝。东风吹春水,乾坤莽回互。
  • 新年 - 文天祥 - [宋]

    梅花枕上听司晨,起绾金章候拜亲。喜对慈颜看铺鬓,发虽疏脱未如银。
  • 幸海道第三十 - 文天祥 - [宋]

    天王守太白,立国自有疆。舍此复何之,已具浮海航。
  • 宴湖南董提举致语口号 - 文天祥 - [宋]

    西风八月楚江滨,争看星槎会汉津。露湿红绫旗影旧,云连翠簜辔华新。东西杜若洲连月,先后瑞芝堂上春。回首琼林拚一醉,使还总是凤池人。
  • 夜走 - 文天祥 - [宋]

    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雁荡双峰片云隔,明朝蹑憍作清游。
  • 议纠合两淮复兴 - 文天祥 - [宋]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 议纠合两淮复兴 - 文天祥 - [宋]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 议纠合两淮复兴 - 文天祥 - [宋]

    南八空归唐垒陷,包胥一出楚疆还。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