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十八拍 - 文天祥 - [宋]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 江陵第二十四 - 文天祥 - [宋]

    闻说江陵府,今又降元戎。甲外控鸣镝,肩舆强老翁。
  • 江行第八十九 - 文天祥 - [宋]

    朔风飘胡雁,江城带素月。安得覆八溟,滂沱洗吴越。
  • 京湖宣阃第九 - 文天祥 - [宋]

    正当艰难时,岂无济时策。连樯荆州船,悠悠回赤壁。
  •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 - 文天祥 - [宋]

    万里飘零一毫,满前风影恨滔滔。泪如杜宇喉中血,须似苏郎节上旄。今日形骸迟一死,向来事业竟徒劳。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 罗山长存叟兄弟来谢宴山中 - 文天祥 - [宋]

    天开盘谷隐,春到浣溪家。一水楼台影,满山桃李花。春风寄横笛,夜月拟乘槎。政好逢佳客,江空北斗斜。
  • 某叨臬衡湘蒙恩以便郡归养肯斋大卿实寓衡我 - 文天祥 - [宋]

    潇湘一夜雨,湖海十年云。相见皆成老,重逢便作分。啼鹃春浩荡,回雁晓殷勤。江阔人方健,月明思对君。
  • 勤王第五十三 - 文天祥 - [宋]

    出师亘长云,尽驱诣阙下。首唱恢大义,垂之俟来者。
  • 如皋 - 文天祥 - [宋]

    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风接海涛。行客不知身世险,一窗春梦送轻舠。
  • 题宣州叠嶂楼 - 文天祥 - [宋]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童鬓已零落,姝颜慰迟莫。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 题玄潭观雪浪阁用诚斋韵 - 文天祥 - [宋]

    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赤子(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如鱼头,不堪妖孽腥上流。钳键长潭铁树立,摩挲穹石宝剑湿。当时岂忍如是观,毒流不可开眼看,英风凛凛万古寒。
  • 题张景召簿尉梅墅并饯入南 - 文天祥 - [宋]

    唤醒三影燕支魂,一枝半树专黄昏。江南暗香郁不住,霜风吹入罗浮村。疏枝不入辋川画,暗香不到东山棋。云阶一枕梨花梦,参横月落无人知。
  •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 文天祥 - [宋]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帷(左巾右荒)衣广柳,缟冠涕如縻。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
  • 信云父 - 文天祥 - [宋]

    东鲁遗黎老子孙,南方心事北方身。几多江左腰金客,便把君王作路人。
  • 信云父 - 文天祥 - [宋]

    肯从悟室课儿书,啮雪风流却减渠。我爱信陵冠带意,任教句法问何如。
  •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 - 文天祥 - [宋]

    不知甲子定何年,题满柴桑日醉眠。意不在言君解否,壁间琴本是无弦。我爱商山茹紫芝,逍遥胜似橘中时。纷纷玄白方龙战,世事从他一局棋。蔡邕去后右军死,谁是风流入品题。只少蛟龙大师字,至今风骨在浯溪。欲觅龙眠旧时事,相传此本世间无。黄金不买昭君本,只买严陵归钓图。
  • 予邓峒□巽斋欧阳先生为淦邓峒赋诗以孝子慈 - 文天祥 - [宋]

    乃翁犹旅殡,霜露几焄蒿。日与清江游,云连桂岭高。时无郭元振,梦有令狐绹。目断方田墓,招魂我欲骚。
  • 赠刘可轩写真 - 文天祥 - [宋]

    燕颔鸢肩都易写,从前只道点睛难。近来阿堵君休问,灯下时将颊影看。
  • 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 - 文天祥 - [宋]

    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识破此条贯,八九分地位。赵岐图寿藏,杜牧拟墓志。祭文潜自撰,荷锸伶常醉。此等蜕浮生,见解已不易。齐物逍遥游,大抵蒙庄意,圣门有大法,学者必孔自。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原始则返终,终始本一致。后来得西铭,精蕴发洙泗。吾体天地塞,吾气天地帅。一节非践形,终身莫继志。舜功禹顾养,
  • 赠萧巽斋 - 文天祥 - [宋]

    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术。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易中元有命,道一万事毕。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人情爱委曲,喉舌嫌棘棘。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我生独骯脏,动取无妄疾。是有命流行,谁陨复谁诎。安能从儿女,朝夕谈昵昵。若卦有人买,不妨君卖直。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