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桃源县 - 文天祥 - [宋]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
  • 题罗次说竹岩摘藁 - 文天祥 - [宋]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 题吴城山 - 文天祥 - [宋]

    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彭蠡石砮出,洞庭商舶还。秋风黄鹄阔,春雨白鸥闲。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 为或人赋 - 文天祥 - [宋]

    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 戊寅腊月二十日空坑败被执于今二周年矣感怀 - 文天祥 - [宋]

    横磨十万坐无谋,回首蹉跎海上州。大傅只图和药了,将军便谓斫头休。乾坤颠倒真千劫,身世留连复一周。一死到今如送佛,空窗淡月夜悠悠。
  • 祥兴第三十八 - 文天祥 - [宋]

    客从南溟来,黄屋今在否。天高无消息,未忍即开口。
  • 赠秘书王监丞 - 文天祥 - [宋]

    君不见秘书外监贺放翁,镜湖一曲高清风。又不见太子师傅两疏氏,东门祖帐罗群公。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下下谁障东。使人知有在我者,二三君子为有功。我公金华山下住,赤松安期白云处。风骨细瘦真神仙,急流勇退不肯顾。我昔山中想风采,几回击节归田疏。适来追陪水苍佩,亲见辞归白云路。御笔擢公领蓬山,师表玉立东宫官。
  • 张世杰第四十二 - 文天祥 - [宋]

    长风驾高浪,偃蹇龙虎姿。萧条犹在否,寒日出雾迟。
  • 中原 - 文天祥 - [宋]

    中原方万里,明日是重阳。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引弓虚射雁,失马为寻羊。见说今年旱,青青麦又秧。
  • 南海 - 文天祥 - [宋]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 八月十六日见梅 - 文天祥 - [宋]

    广寒殿里玉楼开,那得孤山处士来。半夜西风半身影,梦中骑得雪驴回。
  • 得儿女消息 - 文天祥 - [宋]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 第一百八十七 - 文天祥 - [宋]

    丈夫四方志,丧乱饱经过。清心听鸣镝,衰老强高歌。
  • 第一百九十 - 文天祥 - [宋]

    万古一死生,谁是长年者。我何良叹嗟,短褐即长夜。
  • 吊五木 - 文天祥 - [宋]

    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
  • 赣州 - 文天祥 - [宋]

    满城风雨送凄凉,三四年前此战场。遗老犹应愧蜂蚁,故交已久化豺狼。江山不敢人心在,宇宙方来事会长。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
  • 和故人韵 - 文天祥 - [宋]

    去岁湟中谷,医疮咸糶新。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自是仁由己,休论哲保身。当时若瘖默,何面见乡人。
  • 和故人韵 - 文天祥 - [宋]

    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 和谢爱山晚吟韵日晚与客散步因诵夕阳虽好不 - 文天祥 - [宋]

    日落未落天沧凉,悬崖挂壁留馀光。紫烟翠雾空迷茫,飕飕度壑松风长。牛背短笛催归忙,飘飘逸兴空悠扬。襟怀洒落万虑亡,须臾薄暝山色藏。长歌浩浩相激昂,淡云弄月微昏黄。
  • 十四拍 - 文天祥 - [宋]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十年蹴踘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