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雨雪 - 文天祥 - [宋]

    秋色金台路,殷殷半马蹄。因风随作雪,有雨便成泥。过眼惊新梦,伤心忆旧题。江云愁万叠,遗恨鹧鸪啼。
  • 赠碧眼相士 - 文天祥 - [宋]

    苍苍垂天云,灵照行下土。秋江浸草木,鱼暇历可数。眉山老麻衣,偷入此阿堵。色界只点头,从人道吾瞽。
  • 赠老庵廖希说 - 文天祥 - [宋]

    短屐平生几两穿,锦囊真得当家传。山中老去称庵主,天上将来说地仙。面皱不妨筋骨健,舌存何必齿牙全。金精深处苓堪饭,更住人间八百年。
  • 镇江 - 文天祥 - [宋]

    铁甕山河旧,金瓯宇宙非。昔随西日上,今见北军飞。豪杰非无志,功名自有机。中流怀士稚,风雨湿双扉。
  • 安序宋吏部来牧衡阳某将指联事好也会以便郡 - 文天祥 - [宋]

    倾盖年华晚,行人早发湘。白云虹浪小,明月燕花香。明浦春何急,巴山日正长。祝君加一饭,我意为桐乡。
  • 楼桑 - 文天祥 - [宋]

    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玄德已千年,青烟绕故宅。道傍为挥泪,徘徊秋风客。天下卧龙人,多少空抱膝。
  • 别里中诸友 - 文天祥 - [宋]

    青山重回首,风雨暗啼猿。杨柳溪头钓,梅花石上尊。故人无复见,烈士尚谁言。长有归来梦,衣冠满故园。
  • 病目二首 - 文天祥 - [宋]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 病目二首 - 文天祥 - [宋]

    向来岩下电,无故眩生花。达磨面向壁,卢仝□塌沙。灯前心欲碎,镜里鬓空华。何日看明月,沈沈斗柄斜。
  • 采石 - 文天祥 - [宋]

    不上峨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长江阔处平如驿,况此介然衣带窄。欲从谪仙捉月去,安得然犀照神物。
  • 吊战场 - 文天祥 - [宋]

    连年淮水上,死者乱如麻。魂魄丘中土,英雄粪上花。士知忠厥主,人亦念其家。夷德无厌甚,皇天定福华。
  • 读杜诗 - 文天祥 - [宋]

    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千年夔峡有诗在,一夜耒江如酒何,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蹉跎。
  • 发崔镇 - 文天祥 - [宋]

    高雁空秋兴,寒螀破晓眠。淡烟白似海,野水碧于天。兴废嗟何及,行藏信自然。南人乍骑马,北客半乘船。
  • 赋吉州隆庆寺塔火 - 文天祥 - [宋]

    玉塔穿空不可梯,剨然霹坜暗招提。四城决破吴胥眼,一炷然成汉卓脐。风雨满山连地卷,鬼神现世觉天低。时人子细回头看,万事悠悠落日西。
  • 和自山 - 文天祥 - [宋]

    春晚伤为客,月明思见君。我方慕苏武,谁复从田文。龙背夹红日,雁声连白云。琶琵汉宫曲,马上不堪闻。
  • 滹沱河二首 - 文天祥 - [宋]

    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萧王麦饭曾仓卒,回首中天感慨多。
  • 滹沱河二首 - 文天祥 - [宋]

    风沙睢水终亡楚,草木公山竟蹙秦。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
  • 三拍 - 文天祥 - [宋]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蝟。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 集英殿赐进士及第恭谢诗 - 文天祥 - [宋]

    于皇天子自乘龙,三十三年此道中。悠远直参天地化,升平奚羡帝王功。但坚圣志持常久,须使生民见泰通。第一胪传新渥重,报恩惟有厉清忠。
  • 己卯十月一日予入燕城岁月冉冉忽复周星而予 - 文天祥 - [宋]

    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