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慧和尚三绝 - 文天祥 - [宋]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 己卯岁除 - 文天祥 - [宋]

    岁除破衣裳,夜半刺针线。游子长夜思,佳人不可见。草枯稚驴吼,灯暗饥鼠现。深室闭星斗,轻裘卧风霰。大化忽流斡,浩劫荡回转。冠屦失其位,侯王化畸贱。弓戈叱奇字,刀锯摧(左弁右页)弁。至性讵可迁,微躯不足恋。真人坐冲漠,死生一乘传。日月行万古,神光索九县。
  • 景定壬戌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 - 文天祥 - [宋]

    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椒柏同欢贺,萍蓬可叹嗟。孤云在何处,明岁却谁家。料想亲帏喜,中堂自点茶。
  • 敬和道山堂庆瞻御书韵 - 文天祥 - [宋]

    墨洒天奎映籀红,斯堂殿阁与俱隆。方壶圆峤神仙宅,温洛荣河造化工。列圣文章千载重,诸孙声气一时同。著庭更有邦人笔,稽首承休学二忠。
  • 哭金路分应 - 文天祥 - [宋]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 哭金路分应 - 文天祥 - [宋]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 哭秘书彭止所 - 文天祥 - [宋]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 哭崖山 - 文天祥 - [宋]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
  • 龙雾洲觉海寺次李文溪壁间韵 - 文天祥 - [宋]

    阇黎钟后访团蒲,江色漫漫昼欲晡。一笛梅边何满子,千簑芦外笔头奴。急风吹雁还家未,新雨生涛到海无。本是白鸥随浩荡,野田漂泊不为孤。
  • 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 - 文天祥 - [宋]

    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 庆罗氏祖母百岁 - 文天祥 - [宋]

    丽日萱花照五云,升堂风采见乾淳。蓬莱会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见老人。雨露一门华发润,江山满座彩衣新。只将千载苓为寿,更住人间九百春。
  • 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 - 文天祥 - [宋]

    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又不见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丈夫开即见胆,竟谓生死在顷刻。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
  • 山中自赋 - 文天祥 - [宋]

    □□□□□□□,门外苍松一水修。不必清高逼巢许,只教潇洒胜由求。空花自满三千界,老树相看五百秋。坐有鹰扬人物在,怕牵昨梦上渔舟。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自说家乡古相州,白麻风旨出狂酋。中书尽出降元表,北渡黄河衣锦游。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至尊驰表献燕城,肉食那知以死争。当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江南浪子是何官,只当空庐杂剧看。拨取公卿如粪土,沐猴徒自辱衣冠。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公子方张奉使旗,行行且尼复何为。似闻倾尽黄金坞,辛苦平生只为谁。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廷争堂堂负直声,飘零沙漠若为情。程婴存赵真公志,赖有忠良壮此行。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初修降表我无名,不是随班拜舞人。谁遣附庸祈请使,要教索虏识忠臣。
  • 使北 - 文天祥 - [宋]

    客子漂摇万里程,北征情味似南征。小臣事主宁无罪,只作幽州谪吏行。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