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诗集》

中共收录了1004首诗词:
  • 闻季万至 - 文天祥 - [宋]

    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 又三绝 - 文天祥 - [宋]

    世事蒙蒙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
  • 又三绝 - 文天祥 - [宋]

    人间万事转头空,皂帽飘萧一病翁。不学孟嘉狂落魄,故将白发向西风。
  • 又三绝 - 文天祥 - [宋]

    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世事不堪逢九九,休言今日是重阳。
  • 则堂 - 文天祥 - [宋]

    北入京城,贾馀庆迎逢卖国。既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枢密则堂、家先生铉翁于省劄上不肯押号。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馀庆之命,其愧则堂甚矣。程鹏飞见则堂不肯奉命,堂中作色,欲缚之去。则堂云中书省无缚执政之理,归私厅以待执,北竟不敢谁何。予在北,以忠义孤立,闻其事以自壮
  • 题碧落堂 - 文天祥 - [宋]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鬃欲斑。
  • 涿鹿 - 文天祥 - [宋]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只容渔父钓苍烟。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
  •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 文天祥 - [宋]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我为网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 稽庄即事 - 文天祥 - [宋]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 寄题琴高台 - 文天祥 - [宋]

    泾水绀水深,古有神人潛。灵鲔煦春藻,微波漾幽澜。朝岑翳长岚,暮汛暖苍烟。回首宋康王,子今定何年。飞仙山高迈,遗踪落清渊。至今空山夜,泠泠琴上弦。西瞻晻霭中,霞光辉远天。何当驾长风,一睨泾水涟。
  • 见艾有感 - 文天祥 - [宋]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 刘琨 - 文天祥 - [宋]

    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福华天意乘,匹磾生鬼蜮。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
  • 明堂庆成诗 - 文天祥 - [宋]

    清庙严更夜未央,珠星璧月璨殊光。香飘黄道移天步,烛引红纱转殿廊。祼荐交神诸室醉,骏奔执豆庶羞芳。都人报道君王喜,净睹和銮入建章。
  • 明堂庆成诗 - 文天祥 - [宋]

    淳熙稽古再明禋,制作规模汶上新。未植羽旄朝万国,首将玉币荐三神。灵车欲下天先雨,御幄虚张帝在茵。熙事告成中外贺,与民同乐霈恩均。
  • 明堂庆成诗 - 文天祥 - [宋]

    皇心寅畏格皇天,旱岁俄书大有年。报本愈严阳馆祀,庆成复第从臣篇。祠官瑞纪灵光烛,太史星占贯索捐。黼座正中图贡上,万方归德更乾乾。
  • 沛歌 - 文天祥 - [宋]

    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当时数公起,四海王气闲。至今尚想见,虹光照人寰。我来千载下,吊古泪如潸。白云落荒草,隐隐芒砀山。黄河天下雄,南去不复还。乃知盈虚故,天道如循环。
  • 壬午 - 文天祥 - [宋]

    忆昔三月朔,岁在火鼠乡。朝登迎銮镇,夜宿清边堂。于时坌飙雾,阳精暗无芒。胡羯犯彤宫,犬戎升御床。惨淡铜驼泣,威垂朱鸟翔。我欲疏河岳,借助金与汤。吾道率旷野,绕树空徬徨。慷慨抚鳌背,艰关出羊肠。扶日上天门,随云拜东皇。我逖誓兴晋,郑畋义扶唐。人谋岂云及,天命不于堂。泗水沉洛鼎,蓟丘植汶篁。瑶宫可敦后,
  • 珊瑚吟 - 文天祥 - [宋]

    南方有珍禽,鸣声天下奇。毛羽黑如漆,两脸凝璚脂。燕赵佳公子,笼槛以自随。童子重丁宁,饮食必以时。将献上林苑,来巢万年枝。待之岂少恩,不免加絷维。珊瑚真珊瑚,碎琢良自悲。中原寒气深,风土非所宜。
  • 上塚吟 - 文天祥 - [宋]

    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相携上祖塚,岁时持酒浆。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妾无应书儿,松梵槚自成行。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
  • 泰州 - 文天祥 - [宋]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 文天祥
  •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