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诗集》

中共收录了88首诗词:
  • 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厚野回丹,碧缀烟霞, - 李世民 - [唐]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斑红妆蕊树,圆青压溜荆。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巨川何以济,舟楫伫时英。
  • 初晴落景 - 李世民 - [唐]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 冬宵各为四韵 - 李世民 - [唐]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水光浮。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 李世民 - [唐]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 春日望海 - 李世民 - [唐]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 初夏 - 李世民 - [唐]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 芳兰 - 李世民 - [唐]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 喜雪 - 李世民 - [唐]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 冬狩 - 李世民 - [唐]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 辽城望月 - 李世民 - [唐]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 咏风 - 李世民 - [唐]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 守岁 - 李世民 - [唐]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 咏雪 - 李世民 - [唐]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 登三台言志 - 李世民 - [唐]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 采芙蓉 - 李世民 - [唐]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 出猎 - 李世民 - [唐]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长烟晦落景,灌木振岩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 赋得夏首启节 - 李世民 - [唐]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余。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 重幸武功 - 李世民 - [唐]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 经破薛举战地 - 李世民 - [唐]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 秋日即目 - 李世民 - [唐]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 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李世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