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集》

中共收录了4239首诗词:
  • 碧落洞四首 - 杨万里 - [宋]

    际会诸滩吼怒雷,遭逢江势更萦回。今宵不到英州定,何用山云送雨来。
  • 碧瑶洞天 - 杨万里 - [宋]

    青松万树竹千竿,苍翠中间别一天。从此洞天三十七,初头且数碧瑶仙。
  • 丙寅人日送药者周叔亮归吉水县 - 杨万里 - [宋]

    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忽然草生更水长,败却禾稼仍滔天。老夫昔岁得淋疾,初谓一日今两年。服药六千六百琖,望舒二十二回圆。偶逢周郎顾,一咏擒二竖。发药何用多,刀圭起沉痼。向来肝肠痛如割,今来疾痛全然脱。捉著根源尽扫除,周郎神毉天下无。
  • 泊流潢驿,潮风大作二首 - 杨万里 - [宋]

    忽看草树总离披,记得沙行昨日时。除却潮来无别事,海风动地亦何为。
  • 泊流潢驿,潮风大作二首 - 杨万里 - [宋]

    潮来潮去有何功,费尽辛勤辨一风。若使无风潮自至,信他海伯有神通。
  • 残雪 - 杨万里 - [宋]

    残雪堆成山数重,悬崖幽窦玉玲珑。如何惜得仙代掌,擎取琼瑶三四峰。
  • 侧溪解缆 - 杨万里 - [宋]

    梦里喧声定不凡,顺风解缆破晴岚。起来职事惟洗面,此外功名是挂帆。莫笑一蔬兼半菽,饱餐万岳与千岩。蓬莱云气君休望,且向严滩濯布衫。
  • 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 - 杨万里 - [宋]

    触鼻无从觅,年林小缀黄。旋开三两粟,已作十分香。入夜偏相恼,挽先有底忙。移床月枝下,坐对略傅觞。
  •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 - 杨万里 - [宋]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憧。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 晨炊皂径 - 杨万里 - [宋]

    问路无多子,驱车半日间。行穿崖石古,蹈破藓花斑。绿语莺边柳,青眼水底山。人家岂无地,争住小溪湾?
  • 丞相周公招王寄以长句 - 杨万里 - [宋]

    素娥大作中秋节,一夜广寒桂花发。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笑随玉妃照粉水,洗妆同入月中游。晋公赏梅仍赏桂,独招子猷雪前醉。明朝有客诉天公,不唤香山病居士。
  •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 - 杨万里 - [宋]

    庙器圭璋骨,儒林虎豹章。韦编双辅嗣,禹迹再平当。月冷谈经幄,尘昏弄笔床。西州何处路,溪水咽梅乡。
  •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 - 杨万里 - [宋]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 出城途中小憩 - 杨万里 - [宋]

    未到江城已日斜,山烟白处是人家。秋风毕竟无多巧,只把燕支滴蓼花。
  • 初三日游翟园 - 杨万里 - [宋]

    羽衣晓谒玄元殿,霜封万屋明飞霰。扶桑跳出丹砂丸,光射半天萦紫电。归涂微暖春衫知,小风不动旗脚垂。老夫掉头心独喜,翟园梅花招我嬉。呼儿媻姗且勃窣,才出谯门寒刮骨。东风十里卷黄尘,眼花头眩吹倒人。劣到翟园风便止,猿鹤前导花迎门。玉林亭子绝幽径,江梅千树吹香雪。茂松轩里清更清,棇飕一鼎煎茶声。春光催柳未肯
  • 初夏日出且雨 - 杨万里 - [宋]

    笑忆唐人句,无晴还有晴。斜阳白鸥影,疏雨子规声。台阁非吾事,溪山且此生。诗成何用好,诗好却难成。
  • 除夜宿石塔寺 - 杨万里 - [宋]

    醉後先眠客莫嗔,谁能守岁费精神。幸无爆竹惊寒梦,休羡椒花颂好春。今岁明年才隔夕,人情物态顿趋新。遥怜儿女团栾处,政欠屠酥第十人。
  • 除夜小饮,叹都下酥乳不至 - 杨万里 - [宋]

    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贫中却富何人会,自有村醪不用沽。
  • 垂虹亭观打鱼斫鱠四首 - 杨万里 - [宋]

    桥柱疏疏四寂然,亭前突出八鱼船。一声磔磔鸣榔起,惊出银刀跃玉泉。
  • 垂虹亭观打鱼斫鱠四首 - 杨万里 - [宋]

    六只轻舠搅四旁,两船不动水中央。网丝一撒还空举,笑得倚栏人断肠。
  • 杨万里
  •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