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集》

中共收录了4239首诗词:
  •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 杨万里 - [宋]

    看尽徽苏谱与园,牡丹未见粉丝君。春罗浅染醋红色,王板蹙成裙摺纹。头重醉余扶不起,肌香淑处澹仍芬。老夫生有栽花癖,客里相看为一醺。
  •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 杨万里 - [宋]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
  • 又跋东坡、太白瀑布诗,示开先序禅师 - 杨万里 - [宋]

    东坡太白两诗翁,诗到庐山笔更锋。倒挂银河分一脉,擘开玉峡出双龙。天孙织锦机全别,仙子裁云手自缝。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却愁侬。
  • 又和二绝句 - 杨万里 - [宋]

    一冬寒不到深山,岂有春来更会寒?幸自趁晴行脚好,却嫌沙入破鞋间。
  • 又和二绝句 - 杨万里 - [宋]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 又和风雨二首 - 杨万里 - [宋]

    东风未得颠如许,定被春光引得颠。脕雨何妨略弹压,不应犹自借渠权。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 又和见喜病间 - 杨万里 - [宋]

    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 又和闻蛙 - 杨万里 - [宋]

    春来真底好,此辈政纵横。身作泥中计,声从雨後增。北人餐未惯,南食限犹生。灰洒知虚实,於渠似可行。
  • 又题寺後竹亭 - 杨万里 - [宋]

    行尽空房忽尽栏,竹光和月入亭寒。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 又追和功父病起寄谢之韵 - 杨万里 - [宋]

    霜何曾傍绣帘寒,酒不能令客脸丹。勤向竹庐温手脚,嬾寻铜镜正衣冠。无人孤坐月将落,拥鼻清吟夜向阑。忽忆约斋诗债在,自吹灯火起来看。
  • 又自赞 - 杨万里 - [宋]

    清风索我吟,明月劝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即衾枕。
  • 右延之诗 - 杨万里 - [宋]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垂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买客傅。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
  • 余处恭和 - 杨万里 - [宋]

    殊庭冠佩俨晨趋,联辔朝真下马初。帘透晴曦金碎剪,霜雕细柳发新梳。三呼献瑞闻班列,万籁收声入步虚。祝圣归来无一事,时平翻恨酒杯疏。
  •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 杨万里 - [宋]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白头哭知已,东望独伤神。
  •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 杨万里 - [宋]

    孝庙乘乾日,光宗宅震宫。夔龙池集凤,黄绮翼高鸿。初政扶皇极,三朝扰大忠。暮年坐黄阁,万古一清风。
  • 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 杨万里 - [宋]

    蒙松睡眼熨难开,曳杖缘溪啄紫苔。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
  • 与次公幼舆二子登伏龟楼 - 杨万里 - [宋]

    周遭故国是山围,对境方知此句奇。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
  • 羽檄召诸郡兵 - 杨万里 - [宋]

    闽盗宵窥粤,南兵晓尽东。军声动岩谷,旗影喜霜风。貔虎诸方集,搀抢一笑空。区区鼠子辈,不足奏肤公。
  • 雨後郡圃行散 - 杨万里 - [宋]

    剑池一日百周遭,雨後闲来照鬓毛。主管园林莺称意,巡行荷芰鹭宣劳。不须见我还飞去,便与移文告汝曹。一事恼人无问处,南山高是北山高。
  • 雨後晓起看山 - 杨万里 - [宋]

    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虽经夜来雨,未必有许功。云师挈众嶒,置在蓝水中。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不然近秋襄,那得还春容。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 杨万里
  •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