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诗集》

中共收录了1188首诗词:
  •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 - 欧阳修 - [宋]

    衡鉴◇叨选,英豪此所锺。古今参雅郑,善恶杂◇共。挥翰飘飘思,怀奇落落胸。披文惊可畏,奏下始开封。但喜真才得,宁虞横议攻。欲知儒学盛,首善本三痈。
  • 喜雪示徐生 - 欧阳修 - [宋]

    清穹凛冬威,旱野渴天泽。经旬三尺雪,万物变颜色。愁云嘘不开,惨惨连日夕。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轹。空枝冻鸟雀,痴不避弹弋。长河寂无声,厚地若龟坼。阴阶夜自照,缺瓦晨复积。贮洁莹冰壶,量深埋玉尺。凝阴反穷剥,阳九兆初画。春回百草心,气动黄泉脉。坚冰虽未破,土润已潜释。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是为丰年候,
  • 戏答圣俞持烛之句 - 欧阳修 - [宋]

    辱君赠我言虽厚,听我酬君意不同。病眼自憎红蜡烛,何人肯伴白须翁。花时浪过如春梦,酒敌先甘伏下风。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 戏答仲仪口号 - 欧阳修 - [宋]

    弊居回看如蛙穴,华宇来栖若燕身。敢望笙歌行乐事,只忧无米过来春。
  • 戏刘原甫 - 欧阳修 - [宋]

    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昨日都城应纸贵,开帘却扇见新篇。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 戏赠 - 欧阳修 - [宋]

    莫愁家主洛川傍,十五纤腰闻四方。堂上金樽邀上客,门前白马系垂杨。春风满城花满树,落日花光争粉光。城头行人莫驻马,一曲能令君断肠。
  • 下直 - 欧阳修 - [宋]

    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轻寒漠漠侵◇褐,小雨班班作燕泥。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寄原甫 - 欧阳修 - [宋]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
  •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陕府 - 欧阳修 - [宋]

    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酒。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汝阴叟。
  • 谢景平挽词 - 欧阳修 - [宋]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 谢人寄双桂树子 - 欧阳修 - [宋]

    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 欧阳修 - [宋]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
  • 行云 - 欧阳修 - [宋]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要围。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 秀才欧世英惠然见访於其还也聊以赠之 - 欧阳修 - [宋]

    相逢十年旧,暂喜一◇同。昔日青衫令,今为白发翁。俟时君子守,求士有司公。况子之才美,焉能久困穷。
  • 依韵和圣俞见寄 - 欧阳修 - [宋]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 忆龙门 - 欧阳修 - [宋]

    楚客有归心,因声道故岑。依依动春色,蔼蔼望香林。山日岩边下,溪云水上◇。遥知怀洛社,应复动乡吟。
  • 应制赏花钓鱼 - 欧阳修 - [宋]

    终阙晨霞照雾开,轻尘不动翠华来。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梦听钧天声杳默,日长化国景徘徊。自◇击壤音多野,帝所赓歌亦许陪。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晚登菩提上方 - 欧阳修 - [宋]

    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行人下山道,犹向都门去。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鹰 - 欧阳修 - [宋]

    日色弄晴川,时时锦鳞跃。轻飞若下韝,岂畏风滩恶。人归晚渚静,独傍渔舟落。
  • 又寄许道人 - 欧阳修 - [宋]

    绿发方瞳瘦骨轻,飘然乘鹤去吹笙。郡斋独坐风生竹,疑是疑登长啸声。
  • 欧阳修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欧阳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