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诗集》

中共收录了93首诗词:
  •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 曹雪芹 - [清]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 曹雪芹 - [清]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红楼梦曲 - 曹雪芹 - [清]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 红楼梦曲 - 曹雪芹 - [清]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红楼梦曲 - 曹雪芹 - [清]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 秋窗风雨夕 - 曹雪芹 - [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
  •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 曹雪芹 - [清]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 曹雪芹 - [清]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 好了歌注 - 曹雪芹 - [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 嘲顽石幻相 - 曹雪芹 - [清]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用物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南面而望,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无两缘。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玩物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天运无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      ——打一物
  • 元宵灯谜 - 曹雪芹 - [清]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 警幻仙姑赋 - 曹雪芹 - [清]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
  • 寄生草·无我原非你 - 曹雪芹 - [清]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 曹雪芹 - [清]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智通寺对联 - 曹雪芹 - [清]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 曹雪芹
  •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