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集》

中共收录了500首诗词:
  • 书湖阴先生壁 - 王安石 - [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元日 - 王安石 -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北山 - 王安石 - [宋]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 王安石 - [宋]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 王安石 - [宋]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 入塞 - 王安石 - [宋]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 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 - 王安石 - [宋]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 王安石 - [宋]

    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 雨过偶书 - 王安石 - [宋]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 壬辰寒食 - 王安石 - [宋]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 明妃曲二首 - 王安石 - [宋]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
  • 初夏即事 - 王安石 - [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春日 - 王安石 - [宋]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 春日 - 王安石 - [宋]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 桂枝香·登临送目 - 王安石 - [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後庭遗曲。
  • 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 王安石 - [宋]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可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 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 王安石 - [宋]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 王安石 - [宋]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寄吴冲卿 - 王安石 - [宋]

    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穷年走区区,得谤大於屋。归来污省舍,又继故人躅。相逢只数步,吏桉常填目。切嗟非无朋,阻阔嗟何速。孤危失所助,把卷常恨独。虚名终自误,谬恩何见蹙。清明有冲卿,奥美如晦叔。时谓当选升,
  • 王安石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