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集》

中共收录了500首诗词:
  • 寄吴冲卿二首 - 王安石 - [宋]

    塞垣花气欲飞浮,眼底纷纷绿渐抽。悠远山川嗟我老,急难兄弟想君愁。旧知白日诸曹满,试问红灯几客留。时节只应无意思,亦如何路判春休。
  •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 - 王安石 - [宋]

    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避嚣依市井,蒙垢出埃尘。接物工齐物,劳身耻为身。伤心宿昔地,不复见斯人。
  •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 - 王安石 - [宋]

    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
  • 君难托 - 王安石 - [宋]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 明堂乐章二首 - 王安石 - [宋]

    穆穆在堂,肃肃在庭。於显辟公,来相思成。神既歆止,有闻惟馨。锡我休嘉,燕及群生。
  • 明堂乐章二首 - 王安石 - [宋]

    有奕明堂,万方时会。宗予圣考,作帝之配。乐酌虞曲,礼从周制。厘事既成,於皇来塈。
  •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 王安石 - [宋]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 王安石 - [宋]

    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曦。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 四皓二首 - 王安石 - [宋]

    四皓秦汉时,招招莫能致。紫芝可以饱,粱肉非所嗜。谷广水涣涣,山长云泄泄。与其贵而拘,不若贱而肆。
  • 四皓二首 - 王安石 - [宋]

    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道德虽避世,余风回至尊。嫡孽一朝正,留侯果如言。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 松江 - 王安石 - [宋]

    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骚人自欲留坐句,忽忆君诗思已穷。
  • 松江 - 王安石 - [宋]

    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
  • 秃山 - 王安石 - [宋]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操耡耰。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嗟此海山中,
  • 夜直 - 王安石 - [宋]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 寓言二首 - 王安石 - [宋]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 寓言二首 - 王安石 - [宋]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 王安石 - [宋]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 王安石 - [宋]

    收拾乾坤付一壶,世间无物直锱铢。醉乡旧业抛来久,更欲因君稍问涂。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 王安石 - [宋]

    欹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 王安石 - [宋]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 王安石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