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集》

中共收录了511首诗词:
  • 秋思 - 杜牧 - [唐]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 郡斋独酌 黄州作。 - 杜牧 - [唐]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
  • 鹭鸶 - 杜牧 - [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遣怀 - 杜牧 - [唐]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 题池州弄水亭 - 杜牧 - [唐]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漫流罥苔槎,饥凫晒雪羽。 玄丝落钩饵,冰鳞看吞吐。断霓天帔垂,狂烧
  • 遣兴 - 杜牧 - [唐]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 - 杜牧 - [唐]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 春思 - 杜牧 - [唐]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兽炉凝冷焰,罗幕蔽晴烟。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 - 杜牧 - [唐]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沈沈。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 杜牧 - [唐]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 赠别二首 - 杜牧 - [唐]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有感 - 杜牧 - [唐]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 过勤政楼 - 杜牧 - [唐]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 张好好诗并序 - 杜牧 - [唐]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人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
  •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 杜牧 - [唐]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譬如匠见木,
  • 渔父 - 杜牧 - [唐]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 - 杜牧 - [唐]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 - 杜牧 - [唐]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 雨中作 - 杜牧 - [唐]

    贱子本幽慵,多为隽贤侮。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罂古。酣酣天地宽,恍恍嵇刘伍。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 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 杜牧 - [唐]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肃宗也。]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弥。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 杜牧
  •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