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集》

中共收录了186首诗词:
  • 浣溪沙 - 纳兰性德 - [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 纳兰性德 - [清]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 纳兰性德 - [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浣溪沙 - 纳兰性德 - [清]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 纳兰性德 - [清]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望江南 咏弦月 - 纳兰性德 - [清]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临江仙 寒柳 - 纳兰性德 - [清]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琵琶仙 中秋 - 纳兰性德 - [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 清平乐·风鬟雨鬓 - 纳兰性德 - [清]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 河传·春浅 - 纳兰性德 - [清]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 - 纳兰性德 - [清]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
  •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 纳兰性德 - [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 纳兰性德 - [清]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 纳兰性德 - [清]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 纳兰性德 - [清]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 纳兰性德 - [清]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 纳兰性德 - [清]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 浣溪沙 - 纳兰性德 - [清]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 纳兰性德 - [清]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 采桑子 九日 - 纳兰性德 - [清]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 纳兰性德
  •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