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 辛弃疾 - [宋]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 辛弃疾 - [宋]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 和诸葛元亮韵 - 辛弃疾 - [宋]

    偊泛清溪李郭船,路旁人已羡登仙。看君不似南阳卧,只似哦诗孟浩然。
  • 即事示儿 - 辛弃疾 - [宋]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 仙迹岩 - 辛弃疾 - [宋]

    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 移竹 - 辛弃疾 - [宋]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 一络索/一落萦 - 辛弃疾 - [宋]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行绕翠帘珠箔。锦笺谁托。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 赋葡萄 - 辛弃疾 - [宋]

    高架金茎照水寒,累累小摘便堆盘。喜君不酿凉州酒,来救衰翁舌本乾。
  • 河渎神·芳草绿萋萋 - 辛弃疾 - [宋]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 傅岩叟见和用韵答之 - 辛弃疾 - [宋]

    万里鱼龙会有时,壮怀歌罢涕交颐。一毛未许杨朱拔,三战空怀鲍叔知。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丝。尘埃野马知多少,拟倩撩天鼻孔吹。
  • 江行吊宋齐邱 - 辛弃疾 - [宋]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 题鹅湖壁 - 辛弃疾 - [宋]

    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
  •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 辛弃疾 - [宋]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 有以事来请者俲康节体作诗以答之 - 辛弃疾 - [宋]

    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将身更为人。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终日闭门无客至,近来鱼鸟却相亲。
  • 再用韵 - 辛弃疾 - [宋]

    自古蛾眉嫉者多,须防按剑向随和。此身更似沧浪水,听取当年孺子歌。
  • 再用韵 - 辛弃疾 - [宋]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