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 辛弃疾 - [宋]

    已把年华逊得翁,满前依旧祖遗踪。谢家固不多安石,阮氏还能几嗣宗。今是昨非当谓梦,富妍贫丑各为容。修然白发犹何事,只好三人自一龙。
  • 周氏敬荣堂诗 - 辛弃疾 - [宋]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口泽母杯圈,改作唇齿寒。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有伐其左臂,
  • 读邵尧夫诗 - 辛弃疾 - [宋]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 读圆觉经 - 辛弃疾 - [宋]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 和李都统诗 - 辛弃疾 - [宋]

    破屋那堪急雨淋,且欣断港运篙深。老农定向中宵望,太岁今年合守心。
  •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 辛弃疾 - [宋]

    相思几欲扣停云,抱疾还嗟老不文。满眼梅花深雪片,何人野鹤在鸡群。诗肩相见高如旧,酒甲而今蘸几分。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 和泉上人 - 辛弃疾 - [宋]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破裓一身在悬磬,清谈对客似撞钟。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春雨地罏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
  • 和吴克明广文赋梅 - 辛弃疾 - [宋]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 辛弃疾 - [宋]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余。
  • 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 辛弃疾 - [宋]

    赵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新诗哦成七字句,孤桐赠我千金资。人间皓齿蛾眉斧,筝笛纷纷君未许。自言工作古谁骚,十指黄钟挟大吕。芙蓉清江薜荔塘,灵均一去乘鸾凰。君试一弹来故乡,荷衣蕙带芳椒堂。往时嵇阮二三子,能以遗音还正始。谁令窈窕从户窥,曾闻长卿心好之。低头儿女调音节,此器岂因渠辈设。劝君往和薰风
  •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 辛弃疾 - [宋]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 林贵文买牡丹见赠至彭村偶题 - 辛弃疾 - [宋]

    宝刀和雨剪流霞,送到彭村刺史家。闻道名园春已过,千金还买暨家花。
  • 寿赵守 - 辛弃疾 - [宋]

    天孙锦字织云烟,来向红尘了世缘。前去中秋犹十日,后来甲子更千年。墙南竹韵调琴谱,堂北萱香载酒船。且与剪圭旧约,不妨却伴橘中仙。
  • 寿朱晦翁 - 辛弃疾 - [宋]

    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 书渊明诗后 - 辛弃疾 - [宋]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 闻科诏勉诸子 - 辛弃疾 - [宋]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 戏书圆觉经后 - 辛弃疾 - [宋]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 忆李白 - 辛弃疾 - [宋]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 玉真书院经德堂 - 辛弃疾 - [宋]

    平生经德几人知,莫忘当年两字师。绝代本无空谷叹,逢人且觅镇山诗。千章古木阴浓处,万卷藏书读尽时。却把一杯堂上笑,世间多少噉名儿。
  •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 辛弃疾 - [宋]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余人始知。过雨沾香辞落蔕,随风飞絮趁游丝。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