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书寿宁寺壁 - 辛弃疾 - [宋]

    门前幽径踏苍苔,犹忆前回信步来。午醉正酣归未得,斜阳古殿橘花开。
  • 书停云壁 - 辛弃疾 - [宋]

    学作尧夫自在诗,何曾因物说天机。斜阳草舍迷归路,却与牛羊作伴归。
  • 书停云壁 - 辛弃疾 - [宋]

    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 赠申孝子世宁 - 辛弃疾 - [宋]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尔时自欲赴黄
  •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 辛弃疾 - [宋]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事出肺肝人易见,道如饮食味难知。此生能著几緉屐,何处高悬一缕丝。却笑空山顽老子,年来堪受八风吹。
  • 王孙信/寻芳草 - 辛弃疾 - [宋]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 辛弃疾 - [宋]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
  • 和杨民瞻韵 - 辛弃疾 - [宋]

    拄杖闲题祖印来,壁间有句试参怀。从来歌舞新罗袜,不识溪山旧草鞋。
  • 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 辛弃疾 - [宋]

    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纇。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夷齐心著肩,欲间使分背。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太清点浮云,谁令久滓秽。指挥俄顷间,
  • 和赵晋臣送糟蟹 - 辛弃疾 - [宋]

    人间缓急正须才,郭索能令酒禁开。一水一山十五日,从来能事不相催。
  • 黄沙书院 - 辛弃疾 - [宋]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是形骸。柴门不用常关著,怕有文殊问疾来。
  • 寿朱文公 - 辛弃疾 - [宋]

    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持巾珠履搀称贺,飞鞚貂璫押赐来。黄菊尚迟三日约,碧桃已作十分开。洞天春色非人世,不记河第几回。
  • 书鹤鸣亭壁 - 辛弃疾 - [宋]

    翠竹栽成占一丘,清溪映带极风流。山翁一向贪奇趣,更引飞泉在上头。
  • 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 - 辛弃疾 - [宋]

    彼茁江汉姿,当春风露足。美芹或以献,深愧野人腹。君诗穷草木,命骚可奴仆。更怜无俗韵,爱竹不爱肉。渠侬如石鼎,正作蛟龙缩。欲烹无鱼来,苍蝇声绕屋。
  •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 辛弃疾 - [宋]

    已把年华逊得翁,满前依旧祖遗踪。谢家固不多安石,阮氏还能几嗣宗。今是昨非当谓梦,富妍贫丑各为容。修然白发犹何事,只好三人自一龙。
  • 周氏敬荣堂诗 - 辛弃疾 - [宋]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口泽母杯圈,改作唇齿寒。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有伐其左臂,
  • 读邵尧夫诗 - 辛弃疾 - [宋]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 读圆觉经 - 辛弃疾 - [宋]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 和李都统诗 - 辛弃疾 - [宋]

    破屋那堪急雨淋,且欣断港运篙深。老农定向中宵望,太岁今年合守心。
  •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 辛弃疾 - [宋]

    相思几欲扣停云,抱疾还嗟老不文。满眼梅花深雪片,何人野鹤在鸡群。诗肩相见高如旧,酒甲而今蘸几分。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