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 辛弃疾 - [宋]

    句里明珠字字排。多情应也被春催。怪得名花和泪送,雨中栽。赤脚未安芳斛稳,娥眉早把橘枝来。报道锦薰笼底下,麝脐开。
  •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 辛弃疾 - [宋]

    日日闲看燕子飞。旧巢新垒画帘低。玉历今朝推戊已,住衔泥。 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著子规啼。一阵晚香吹不断,落花溪。
  •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 辛弃疾 - [宋]

    杨柳温柔是故乡。纷纷蜂蝶去年场。大率一春风雨事,最难量。 满把携来红粉面,堆盘更觉紫芝香。幸自麹生闲去了,又教忙。
  • 和郭逢道韵 - 辛弃疾 - [宋]

    枣树平生叹子阳,里歌虽短意偏长。东家昨夜梅花发,愧我分他一半香。
  • 和郭逢道韵 - 辛弃疾 - [宋]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 和人韵 - 辛弃疾 - [宋]

    老来筋力上山迟,过眼风光自崛奇。拟放狂歌花已笑,正羞短发雪偏垂。谿山能破几緉屐,风雨连催十二时。且锁君诗怕飞去,从人唤我虎头痴。
  • 和人韵 - 辛弃疾 - [宋]

    老奴权至使将军,非所宜蒙定可黥。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壶藤蔓便相萦。解纷已见立谈顷,漏网从今太横生。岂是人间重生女,只应诗老便多情。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辛弃疾 - [宋]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辛弃疾 - [宋]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
  • 和赵直中提干韵 - 辛弃疾 - [宋]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 郡斋怀隐庵 - 辛弃疾 - [宋]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着西风月下砧。旧日醉吟浑不管,如今节物总关心。
  • 郡斋怀隐庵 - 辛弃疾 - [宋]

    空山钟鼓梵王家,小立西风数过鸦。秋色无多谁占断,长廊西畔佛桑花。
  • 书清凉境界壁 - 辛弃疾 - [宋]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 书清凉境界壁 - 辛弃疾 - [宋]

    江左何时见王谢,风流且对竹间梅。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
  • 宿驿 - 辛弃疾 - [宋]

    他乡异县老何堪,短发萧萧不胜簪。旋买一樽持自贺,病身安稳到江南。
  • 宿驿 - 辛弃疾 - [宋]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嘉陵栈路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 题福州参泉二首 - 辛弃疾 - [宋]

    两泉水出更温泉,这里原无一二三。欲识当年参字意,行人浴罢试求参。
  • 题福州参泉二首 - 辛弃疾 - [宋]

    三泉参错本儿嬉,认作参星转更痴。却笑世间真狡狯,古今能有几人知。
  • 赠延福端老二首 - 辛弃疾 - [宋]

    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欲识高人用心处,白云堂下一罏香。
  • 赠延福端老二首 - 辛弃疾 - [宋]

    我来欲问小乘禅,惭愧尘埃未了缘。忽忆去年秋夜话,共听山雨不成眠。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