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醉翁操·长松 - 辛弃疾 - [宋]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问。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锺。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玉女峰前一櫂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辛弃疾 - [宋]

    行尽桑麻九英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 六么令·酒群花队 - 辛弃疾 - [宋]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 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 六么令·倒冠一笑 - 辛弃疾 - [宋]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 新荷叶 - 辛弃疾 - [宋]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光景难携。任他鶗鴂芳菲。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馀徽。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
  • 新荷叶 - 辛弃疾 - [宋]

    物盛还衰,眼看春叶秋萁。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酒酣耳热,又何须、幽愤裁诗。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 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去年堪笑,醉题诗、醒后方知。而今东望,心随去鸟先飞。
  • 蝶恋花 送祐之弟 - 辛弃疾 - [宋]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 朝中措 为人寿 - 辛弃疾 - [宋]

    年年金蕊艳西风。人与菊花同。霜鬓经春重绿,仙姿不饮长红。焚香度日尽从容。笑语调儿童。一岁一杯为寿,从今更数千锺。
  • 卜算子 闻李正之茶马讣音 - 辛弃疾 - [宋]

    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静扫瓢泉竹树阴,且凭随缘过。
  • 朝中措 为人寿 - 辛弃疾 - [宋]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
  •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 辛弃疾 - [宋]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 辛弃疾 - [宋]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 西河·西江水 - 辛弃疾 - [宋]

    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对梅花、更消一醉。有明年、调鼎风味。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 卜算子 为人赋荷花 - 辛弃疾 - [宋]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 咏雪 - 辛弃疾 - [宋]

    书窗夜生白,城角晓增悲。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诗。餐毡怀雁使,无酒羡羔儿。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