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临江仙·春色饶君白发了 - 辛弃疾 - [宋]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 - 辛弃疾 - [宋]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绿窗剗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 临江仙·六十三年无限事 - 辛弃疾 - [宋]

    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 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 辛弃疾 - [宋]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 临江仙·醉帽吟鞭花不住 - 辛弃疾 - [宋]

    醉帽吟鞭花不住,却招花共商量。人生何必醉为乡。从教斟酒浅,休更和诗忙。 一斗百遍风月地,饶他老子当行。从今三万六千场。青青头上发。还作柳丝长。
  • 临江仙·莫向空山吹玉笛 - 辛弃疾 - [宋]

    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 临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 - 辛弃疾 - [宋]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青山却自要安排。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 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 - 辛弃疾 - [宋]

    祗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未开微雨半开晴。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鞓红似向舞腰横。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 清平乐·绕床饥鼠 - 辛弃疾 - [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清平乐·连云松竹 - 辛弃疾 - [宋]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 清平乐·此身长健 - 辛弃疾 - [宋]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 清平乐·诗书万卷 - 辛弃疾 - [宋]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 清平乐·东园向晓 - 辛弃疾 - [宋]

    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 清平乐·春宵睡重 - 辛弃疾 - [宋]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 清平乐·清词索笑 - 辛弃疾 - [宋]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剪恨裁愁句好。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 清平乐·灵皇醮罢 - 辛弃疾 - [宋]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鵷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 清平乐·月明秋晓 - 辛弃疾 - [宋]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 清平乐·云烟草树 - 辛弃疾 - [宋]

    云烟草树。山北山南雨。溪上行人相背去。惟有啼鸦一处。门前万斛春寒。梅花可?摧残。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 清平乐·溪回沙浅 - 辛弃疾 - [宋]

    溪回沙浅。红杏都开遍。鸂鶒不知春水暖。犹傍垂杨春岸。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敧眠。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
  • 沁园春·伫立潇湘 - 辛弃疾 - [宋]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 锦帆画舫行斋。怅雪浪沾天江影开。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