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集》

中共收录了816首诗词:
  • 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 辛弃疾 - [宋]

    君如九酝台黏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 感怀示儿辈 - 辛弃疾 - [宋]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 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 - 辛弃疾 - [宋]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 临江仙 停云偶作 - 辛弃疾 - [宋]

    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主人何事太尘埃。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借君竹杖与芒鞋。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
  • 鹧鸪天 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太监 - 辛弃疾 - [宋]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 永遇乐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 辛弃疾 - [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後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 满庭芳 和章泉赵昌父 - 辛弃疾 - [宋]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 江山庆云桥 - 辛弃疾 - [宋]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邱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 辛弃疾 - [宋]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 山鬼谣/摸鱼儿 - 辛弃疾 - [宋]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 辛弃疾 - [宋]

    月澹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 江山庆云桥 - 辛弃疾 - [宋]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弥漫奈雨何。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 江郎山和韵 - 辛弃疾 - [宋]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 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处 - 辛弃疾 - [宋]

    老去浑身无著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沈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 一翦梅 游蒋山,呈叶丞相 - 辛弃疾 - [宋]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江头曲岸□。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 南歌子 独坐蔗庵 - 辛弃疾 - [宋]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 和任师见寄之韵 - 辛弃疾 - [宋]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 清平乐·村居 - 辛弃疾 - [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辛弃疾 - [宋]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 沁园春·有美人兮 - 辛弃疾 - [宋]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