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集》

中共收录了1171首诗词:
  • 过南岳入洞庭湖 - 杜甫 - [唐]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 重送刘十弟判官 - 杜甫 - [唐]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 - 杜甫 - [唐]

    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 - 杜甫 - [唐]

    落叶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一见能倾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 - 杜甫 - [唐]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见《合璧事类》)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见《合璧事类》)
  • - 杜甫 - [唐]

    君看墙头桃树花,尽是行人眼中血。
  • - 杜甫 - [唐]

    狨掷寒条马见惊。
  • 送段功曹归广州 - 杜甫 - [唐]

    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峡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交趾丹砂重,韶州白葛轻。幸君因旅客,时寄锦官城。
  •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 杜甫 - [唐]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焉得辍两足,
  • 甘林 - 杜甫 - [唐]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尽添军旅用,
  • 君不见,简苏徯 - 杜甫 - [唐]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 白凫行 - 杜甫 - [唐]

    君不见黄鹄高于五尺童,化为白凫似老翁。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鲁门鶢鶋亦蹭蹬,闻道如今犹避风。
  •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 杜甫 - [唐]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计拙百僚下,气苏君子前。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交游飒向尽,宿昔浩茫然。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热云集曛黑,缺月未生天。白团为我破,华烛蟠长烟。鸹鹖催明星,
  •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 杜甫 - [唐]

    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乾坤几反覆,扬马宜同时。今晨清镜中,胜食斋房芝。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昨夜舟火灭,湘娥帘外悲。百灵未敢散,风破寒江迟。
  • 入衡州 - 杜甫 - [唐]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元恶迷是似,
  • 滕王亭子 - 杜甫 - [唐]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 - 杜甫 - [唐]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 遣闷 - 杜甫 - [唐]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时清疑武略,世乱跼文场。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 杜甫 - [唐]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 杜甫 - [唐]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杜甫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李之芳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崔彧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杜甫数语欹纱帽,高文掷彩笺。--李之芳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崔彧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杜甫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李之芳
  • 杜甫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