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集》

中共收录了1171首诗词:
  • 赠韦左丞丈济 - 杜甫 - [唐]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 杜甫 - [唐]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敬赠郑谏议十韵 - 杜甫 - [唐]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 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 晚行口号 - 杜甫 - [唐]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 - 杜甫 - [唐]

    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湖城城南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且将款曲终今夕,休语艰难尚酣战。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岂知驱车复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 赠虞十五司马 - 杜甫 - [唐]

    远师虞秘监,今喜识玄孙。形像丹青逼,家声器宇存。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辞喧。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 杜甫 - [唐]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 鸂鶒 - 杜甫 - [唐]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 溪涨 - 杜甫 - [唐]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
  •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 杜甫 - [唐]

    将老忧贫窭,筋力岂能及。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鄙人寡道气,在困无独立。俶装逐徒旅,达曙凌险涩。寒日出雾迟,清江转山急。仆夫行不进,驽马若维絷。汀洲稍疏散,风景开怏悒。空慰所尚怀,终非曩游集。衰颜偶一破,胜事难屡挹。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 杜甫 - [唐]

    东藩驻皂盖,北渚临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 骊山 - 杜甫 - [唐]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 得舍弟消息二首 - 杜甫 - [唐]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 得家书 - 杜甫 - [唐]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 杜甫 - [唐]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 贻阮隐居 - 杜甫 - [唐]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更议居远村,避喧甘猛虎。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 赤谷 - 杜甫 - [唐]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 杜甫 - [唐]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 归来 - 杜甫 - [唐]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干。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凭谁给麹蘖,细酌老江干。
  •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 杜甫 - [唐]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
  • 杜甫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