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 苏轼 - [宋]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 端午帖子词 - 苏轼 - [宋]

    采秀撷群芳,争储百药良。太医初荐艾,庶草验蕃昌。
  • 端午帖子词 - 苏轼 - [宋]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 端午帖子词 - 苏轼 - [宋]

    西槛新来玉宇风,侍臣茗碗得雍容。庭槐似识天颜喜,舞破清阴作两龙。
  • 端午帖子词 - 苏轼 - [宋]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链,只将无逸监兴亡。
  • 端午帖子词 - 苏轼 - [宋]

    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
  •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 - 苏轼 - [宋]

    明月人华池,反照池上堂。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起观河汉流,步屧响长廊。名都信繁会,千指调笙簧。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 骊山三绝句 - 苏轼 - [宋]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 骊山三绝句 - 苏轼 - [宋]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 骊山三绝句 - 苏轼 - [宋]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咫尺秦陵是商监,朝元何必苦跻攀。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 苏轼 - [宋]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 苏轼 - [宋]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枕麴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 苏轼 - [宋]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 苏轼 - [宋]

    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一官仓廋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
  •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 苏轼 - [宋]

    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
  •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 苏轼 - [宋]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 咏怪石 - 苏轼 - [宋]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
  • 西江月 坐客见和复次韵 - 苏轼 - [宋]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 苏轼 - [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逢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 苏轼 - [宋]

    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