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 苏轼 - [宋]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苏轼 - [宋]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苏轼 - [宋]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苏轼 - [宋]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苏轼 - [宋]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销尽碧烟横。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 芙蓉城 - 苏轼 - [宋]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往来三世空链形,竟坐误读黄庭经。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軿。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仙宫洞房本不
  •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 苏轼 - [宋]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 苏轼 - [宋]

    卧闻铙鼓送归艎,梦里忽忽共一觞。试问别来愁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夷齐耻周粟,高歌诵虞轩。产禄彼何人,能致绮与园。古来避世士,死灰或余烟,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渊明初亦仕,弦歌本诚言。不乐乃径归,视世羞独贤。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谁谓渊明贫,尚有一素琴。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佳辰爱重九,芳菊起自寻。疏巾叹虚漉,尘爵笑空斟。忽饷二万钱,颜生良足钦。急送酒家保,勿违故人心。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人皆有耳目,夫子旷与娄。弱毫写万象,水镜无停酬。闲居惜重九,感此岁月周。端如孔北海,只有樽空忧。二子不并世,高风两无俦。我後五百年,清梦未易求。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 和陶贫士七首 - 苏轼 - [宋]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 苏轼 - [宋]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 苏轼 - [宋]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 苏轼 - [宋]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 苏轼 - [宋]

    胡骑入回中,急烽连夜过。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今朝从公猎,稍觉天宇大。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余一个。
  • 琴枕 - 苏轼 - [宋]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