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 苏轼 - [宋]

    将行复止,眷言孜孜。苟有於中,倾倒出之。奕奕千言,粲焉陈诗。觞行笔落,了不容思。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 苏轼 - [宋]

    丱妙侍侧,两髦丫分。歌舞寿我,永为欢欣。曲终栖然,仰视浮云。此曲此声,何时复闻。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 苏轼 - [宋]

    击鼓其镗,船开橹鸣。顾我而言,雨泣载零。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 苏轼 - [宋]

    感子至意,托辞西风。吾生一尘,寓形空中。愿言谦亨,君子有终。功名在子,何异我躬。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 [宋]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 鹿鸣宴 - 苏轼 - [宋]

    连骑思思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 - 苏轼 - [宋]

    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无镜自无尘。只从半夜安心後,失却当前觉痛人。
  • - 苏轼 - [宋]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时奈尔何。
  •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 苏轼 - [宋]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 探梅 - 苏轼 - [宋]

    问信风篁岭下梅。
  • 雪诗八首 - 苏轼 - [宋]

    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试问静中闲侧耳,隔窗撩乱扑春虫。
  • 雪诗八首 - 苏轼 - [宋]

    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只为肌肤酷相似,绕庭无处觅行踪。
  • 雪诗八首 - 苏轼 - [宋]

    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地炉火暖犹无奈,怪得山林酒价高。
  • 雪诗八首 - 苏轼 - [宋]

    儿童龟手握轻明,斩碾枪旗入鼎烹。拟欲为之修水记,惠山泉冷酿泉清。
  • 雪诗八首 - 苏轼 - [宋]

    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闻一尺深。此为丰年报消息,满田何止万黄金。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