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和王胜之三首 - 苏轼 - [宋]

    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俚歌。坐睡樽前呼不应,为公雕琢损天和。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宝册琼瑶重,新庭松桂香。雪消春未动,碧瓦丽朝阳。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露簟琴书冷,琱盘{上衍下食}饵新。深宫犹畏日,应念暑耘人。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倚栏春昼永,金母在人间。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万岁菖蒲酒,千金琥珀杯。年年行乐处,新月挂池台。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朝罢金铺掩,人闲宝瑟尘。欲知慈俭德,书史乐青春。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翠筒初裹栋,芗黍复缠菰。水殿开冰监,琼浆冻玉壶。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秘殿扶疏夏木深,雨余初有一蝉吟。应将嬴女乘鸾扇,更助南风长棘心。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宫中侍女减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闵楚遗风万古情,沅湘旧俗到金明。翠舆黄繖何时幸,画鷁飞凫尽日横。
  • 皇太后阁六首 - 苏轼 - [宋]

    边庭无事羽书稀,闲遣词臣进小诗。共助至尊歌喜事,今年春日得春衣。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培塿无松柏,驾言此焉游。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尺蠖以时屈,其伸亦非求。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粤岭风俗殊,有疾时勿药。束带趋房祀,用史巫纷若。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呻吟殊未已,更把鸡骨灼。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孰云风土恶?白洲生绿珠。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海康腊己酉,不论冬孟仲。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虽非尧颁历,自我先人用。苦笑荆楚人,嘉平腊云梦。
  • 雷州八首 - 苏轼 - [宋]

    旧时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风已如云。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勤。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