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 苏轼 - [宋]

    解剑独行残月,披衣困卧清风。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 苏轼 - [宋]

    陂水初含晓渌,稻花半作秋香。皂盖却迎朝日,红云正绕宫墙。
  •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 - 苏轼 - [宋]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 苏轼 - [宋]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 苏轼 - [宋]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 绝句二首 - 苏轼 - [宋]

    峨峨叠石立何孤,赖有萧萧翠竹俱。日暮无人鸥鸟散,空留野水伴寒芦。
  • 绝句二首 - 苏轼 - [宋]

    漠漠秋高露气清,新蒲倚石近溪生。夜来雨後西风急,静向窗前似有声。
  • 清远舟中寄耘老 - 苏轼 - [宋]

    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苹吹花覆苕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清斋十日不然
  • 新年五首 - 苏轼 - [宋]

    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生物会有役,谋身各及时。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
  • 新年五首 - 苏轼 - [宋]

    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冰溪结瘴雨,雪菌到江城。更待轻雷发,先催冻笋生。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蓴羹。
  • 新年五首 - 苏轼 - [宋]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烧後有,麦浪水前空。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结茅来此住,岁晚有无同。
  • 新年五首 - 苏轼 - [宋]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居士常携客,参军许叩门。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苏轼 - [宋]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熔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後,空盏对梨栗。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苏轼 - [宋]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 荷华媚 - 苏轼 - [宋]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 渔父/渔歌子 - 苏轼 - [宋]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 渔父/渔歌子 - 苏轼 - [宋]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 渔父/渔歌子 - 苏轼 - [宋]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 渔父/渔歌子 - 苏轼 - [宋]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 磻溪石 - 苏轼 - [宋]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