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诅楚文 - 苏轼 - [宋]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辽哉千载後,发我一笑粲。
  • 和子由踏青 - 苏轼 - [宋]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鹿下菌字去草头]。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符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 王维吴道子画 - 苏轼 - [宋]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
  • 石苍舒醉墨堂 - 苏轼 - [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戃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
  • 芙蓉 - 苏轼 - [宋]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二豪诋醉客,气涌胸中山。漼然似冰释,亦复在一言。啬气实其腹,云当享长年。少饮得径醉,此秘君勿传。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篮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前山正可数,後骑且勿驱。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余。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民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颓然笑阮籍,醉几书谢表。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坠车终无伤,庄叟不吾欺。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黠如东郭{左俊去亻右免},束缚作毛颖。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我家小冯君,天性颇醇至。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於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淮海虽故楚,无复轻扬风。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中。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使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 [宋]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