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 苏轼 - [宋]

    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前二令作二翁亭。)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上友麋鹿下凫鹥,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我来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
  • 宝山昼睡 - 苏轼 - [宋]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 - 苏轼 - [宋]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 韩子华石淙庄 - 苏轼 - [宋]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誓言虽未従,久已断诸内。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园中亦何有,
  •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 苏轼 - [宋]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 虎跑泉 - 苏轼 - [宋]

    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 苏轼 - [宋]

    我生孤癖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诗屡推毂,犭希膏那解转方轮。(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
  •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 苏轼 - [宋]

    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犹嫌白发年前少,故点红灯雪里看。他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绂我休官。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
  • 和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甫斋素祈雨不至二首 - 苏轼 - [宋]

    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aa6。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跪履若可教,卜邻应见容。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穠。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归去瑶台路,还应月下逢。
  •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 苏轼 - [宋]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馀。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従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 苏轼 - [宋]

    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江上飞云来北固,槛前修竹忆南屏。六朝兴废馀丘垅,空使奸雄笑宁馨。
  • 次韵陈海州书怀 - 苏轼 - [宋]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陈曾令乡邑。)
  •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 苏轼 - [宋]

    寒鸡知将晨,饥鹤知夜半。亦如老病客,遇节常感叹。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元达号神君,(晋循吏乔智明,字元达。)高论森月旦。纪明本贤将,(段释之本将家。)汩没事堆案。欣然肯相顾,夜阁灯火乱。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雍容许著帽,不怪安石缓。虽无窈窕人,清唱
  •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 - 苏轼 - [宋]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虽无窈窕驱前马,还有鸱夷挂后车。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
  •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 苏轼 - [宋]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 余主簿母挽词 - 苏轼 - [宋]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荻蒲 - 苏轼 - [宋]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金橙径 - 苏轼 - [宋]

    金橙纵复里人知,不见鲈鱼价自低。须是松江烟雨里,小船烧薤捣香齑。
  •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 苏轼 - [宋]

    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 苏轼 - [宋]

    春风小院初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