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食荔支二首 - 苏轼 - [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 四望亭 - 苏轼 - [宋]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骛换新铭。
  • 送惠州押监 - 苏轼 - [宋]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 太白词 - 苏轼 - [宋]

    雷阗阗,山昼晦。风振野,神将驾。载云罕,从玉虯。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 太白词 - 苏轼 - [宋]

    旌旗翻,疑有无。日惨变,神在涂。飞赤篆,诉阊阖。走阴符,行羽檄,万灵集兮。
  • 太白词 - 苏轼 - [宋]

    风为幄,云为盖。满堂烂,神既至。纷醉饱,锡以雨。百川溢,施沟渠,歌且舞兮。
  • 太白词 - 苏轼 - [宋]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 太白词 - 苏轼 - [宋]

    神之来,怅何晚。山重复,路幽远。神之去,飘莫追。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 苏轼 - [宋]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譍。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 苏轼 - [宋]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 苏轼 - [宋]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 苏轼 - [宋]

    放船江濑浅,城郭近连村。水槛松筠静,市桥灯火繁。谁家挂鱼网,小舫系柴门。卜筑计未定,何妨试买园。
  •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 苏轼 - [宋]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 武昌西山 - 苏轼 - [宋]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当时相望不可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 苏轼 - [宋]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 苏轼 - [宋]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 戏书 - 苏轼 - [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洗墨无池笔无冢,聊尔作戏悦我神。
  •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 苏轼 - [宋]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 新葺小园二首 - 苏轼 - [宋]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 新葺小园二首 - 苏轼 - [宋]

    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应成庚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