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苏轼 - [宋]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苏轼 - [宋]

    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 苏轼 - [宋]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 和人回文五首 - 苏轼 - [宋]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东复西流分水岭,恨兼愁续断弦琴。
  • 和人回文五首 - 苏轼 - [宋]

    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
  • 和人回文五首 - 苏轼 - [宋]

    前堂画烛夜凝泪,半夜清香荔惹裳。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 和人回文五首 - 苏轼 - [宋]

    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幸郎如露草曦。
  • 和陶九日闲居 - 苏轼 - [宋]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闲居知令节,乐事满余龄。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 和张均题峡山 - 苏轼 - [宋]

    孤舟转岩曲,古寺出云坳。岸迫鸟声合,水平山影交。堂虚泉漱玉,砌静笋遗苞。我为图名利,无因此结茅。
  • 河复 - 苏轼 - [宋]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 苏轼 - [宋]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 苏轼 - [宋]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 苏轼 - [宋]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 苏轼 - [宋]

    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
  • 聚星堂雪 - 苏轼 - [宋]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当时号令君听
  • 陌上花三首 - 苏轼 - [宋]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 陌上花三首 - 苏轼 - [宋]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 陌上花三首 - 苏轼 - [宋]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後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 山村 - 苏轼 - [宋]

    野水开冰出,山云带雨行。白鸥乘晓泛,黄犊试春耕。地僻民风古,年丰米价平。村居自潇洒,况有读书声。
  • 山村 - 苏轼 - [宋]

    野老幽居处,成吾一首诗。桑枝碍行路,瓜蔓网疏篱。牧去牛将犊,人来犬护儿。生涯虽朴略,气象自熙熙。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