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 苏轼 - [宋]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好士余刘表,穷交忆灌夫。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传看一座耸,劝著尺书呼。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
  •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 苏轼 - [宋]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在劝农天所直。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怳难测。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霪不为龙所隔。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奔流未已坑谷平,年苇枯荷恣漂溺。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破陂漏水不耐
  •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 苏轼 - [宋]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沿流不恶泝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山芎麦麴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 - 苏轼 - [宋]

    多买黄封作洗泥,使君来自陇山西。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 苏轼 - [宋]

    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
  •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 苏轼 - [宋]

    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箧中尚有丝纶句,坐觉天光照海涯。
  •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 苏轼 - [宋]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 苏轼 - [宋]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阵言。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 苏轼 - [宋]

    万户春浓酒似油,想须百瓮到床头。主人日饮三千客,应笑穷官送督邮。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 苏轼 - [宋]

    诗里将军已筑坛,後来裨将欲登难。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 苏轼 - [宋]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後人看。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 大雨联句 - 苏轼 - [宋]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 - 苏轼 - [宋]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 苏轼 - [宋]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耡耰。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 短桥 - 苏轼 - [宋]

    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
  • 过都昌 - 苏轼 - [宋]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 过庐山下 - 苏轼 - [宋]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风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只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 过土山寨 - 苏轼 - [宋]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苏轼 - [宋]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学道未逢潘盎,草书犹似杨风。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苏轼 - [宋]

    石渠何须反顾,水驿幸足相容。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