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荷叶 - 苏轼 - [宋]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甲观开千柱,飞楼擢九层。雪残乌鹊喜,翔舞下觚棱。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太史新年瞻瑞气,四星明润紫宫中。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辟兵已佩灵符小,续命仍萦彩缕长。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九门挂月未催班,清禁风和玉漏闲。崇庆早朝银烛下,佩环声在五云间。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玉盆沉李灩清泉,金鸭嘘空袅细烟。自有梧揪障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茧馆乍欣蚕浴後,禖坛犹记燕来时。
  • 皇太妃阁五首 - 苏轼 - [宋]

    良辰乐事古难同,绣茧朱丝奉两宫。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 绝句三首 - 苏轼 - [宋]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 绝句三首 - 苏轼 - [宋]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
  • 绝句三首 - 苏轼 - [宋]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夜向兰。织女明星来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间。
  • 老人行 - 苏轼 - [宋]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亦曾
  • 失题二首 - 苏轼 - [宋]

    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 失题二首 - 苏轼 - [宋]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 失题二首 - 苏轼 - [宋]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 失题二首 - 苏轼 - [宋]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 书晁说之《考牧图》後 - 苏轼 - [宋]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我鞭不妄发,视其後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 襄阳乐 - 苏轼 - [宋]

    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襄阳春游乐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